再次翻阅《静悄悄的革命》,还是仔细地品读了译者李季湄的序,还是被其中的佐藤学先生的精辟之言所感染:
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要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话,既不是追求“自学自习”,也不是让教室解体为零零散散的个体。
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在教室中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在传统的“阶梯型”课程之外创造“登山型”课程。
反过来说,综合学习不管开展得多么好,但如果不能推动学科学习的改革的话,则可以说课程改革就没有成果。日常的学科学习的改革才是中心课题。
课程建设就是所有教师都进行公开教学、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学习经验的创造性的、合作的活动过程。
“学习共同体”,这是一种理想的课堂,是我心所向的完美课堂。课堂中,教师工作的主轴是引发“交往”和“联系”的活动,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意见或发现,开展多样化的与学生的互动,以让学习活动更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在教师的介入下,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这才是学校中“学习”的本质。
“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这四个构成教学的要素彼此间都要建立联系。那种与物与教材的对话,与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与自我与自身对话的学习要成为教学的中心。也就是说,要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一二年级建议两人小组,三至五年级建议四人小组),有学生将自己理解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相互欣赏的活动的学习。简而言之,这是一个从个体出发,经过同伴合作,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
这不禁让我联想起前几天进入的一个语文课堂《玲玲的画》。小张教师通过一个中心问题:“文中有三个词语写出了玲玲的心情变化,请你用笔把它们圈出来”,引发出三个小问题:“玲玲为什么得意?”“玲玲为什么伤心?”“玲玲为什么满意?”,从而在组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联系语境学习字词、感情朗读、体会课文的情感等。总体感觉,小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还是比较理想的,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只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总感觉缺少点什么,那种师生间、同学间的“心心相印”,那些学生与学生彼此之间的对话,那可能更是一个课堂的神韵。
目前,我心目中理想的课堂:教室有一个能安心学习的环境,教师能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孩子们能静静地听,认真地读、圈划,小组成员间能经常有互动,每个孩子至少能有一次站起来交流的机会(班级学生多、单位课时内如果有困难,那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可以拥有交流机会)……特别是有些任务不要仅仅追求结果的出现,指名几个学生发言获得,而是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重视将孩子的隐性思维通过语言表达或落字成文显现出来,重视孩子问题答案背后的思考(你为什么这么说?你这个想法是从哪儿来的?等),重视同伴间的相互交流沟通,重视同伴间的互助协同合作,重视课堂中每个孩子的发展!
理想和现实还有很大的距离,吾将努力前行,不负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