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教师更有尊严的生活

文/远方

这是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他们生活在全国农村的各个角落,用自己的肩膀默默地支撑着中国的义务教育。但大家可以从电视新闻中知道这个群体生活的艰难程度,很多人因为承受不了这样的艰苦生活而选择了离开,而大多数人却长期坚守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为了就是将来这块土地不再贫瘠。

长期以来,由于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不足,特别是对连片特困地区没有下决心大力投入,导致了在农村小学出现了教师断层现象。很多的农村乡村学校出现了“爷爷教孙子”的现象,条件的艰苦留不住优秀的教师,导致了农村教育“造血”功能不足,没有新鲜血液的融入,必然会使占据近三分之二的农村义务教育长期处于落后的境地,城乡之间的差距必然会不断地扩大,从而引发了连锁效应——更多的教师不愿意去农村从事教育教学。

乡村教师的生活状态,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的乡村教师生活状态,也许很多的人无法亲眼目睹,无法感知。这里的教学点一般只有一个老师,有十几名学生,在村完小,也许老师和学生会更多一些,但是随着家长对小孩教育的重视,有能力的家长都把学生送到有着更优质资源的地方去了。所以更多的农村小学呈现出来的学生人数少,教师年龄偏高,教学环境恶劣的现状。而这些农村乡村教师,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要给学生煮饭菜,还要当好孩子的父母,料理寄宿学生的生活。他们的工作是全方位的,是超负荷的。

但是他们的收入却是与付出不成正比,这些农村乡村教师,大都是在这片土地生活很长时间的教师群体。除了工作,他们还有家庭需要照顾,而且这个特殊的群体的家庭的生活,一般都是由这些教师来支撑维持的。在他们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有的教师除了正常的上课之外,还要帮助家里完成农活,连教书边务工,生活的劳累可想而知。但比这种劳累更可怕的是贫苦,一个月2000块钱左右,支撑照顾起一个家庭,有的教师还要用自己的微薄收入给学生买东西。甚至有的代课老师,却是用一个月几百块钱支撑整个学校。很客观的说,这个教师群体,他们的收入比不上出外靠劳力去拼的打工一族,但是他们甘愿坚守,用他们的青春让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走出这片贫瘠的土地。他们为义务教育所做的贡献岂是他们的收入所能比拟的。但不客气的说,他们只能这么屈辱地没有尊严地活着。

当城镇的老师上完课,与家人一起悠闲散步的时候,他们还在学校看着由于父母出外打工留下的这些孩子们;当城镇的老师过着夜生活的时候,他们则呆在静谧的夜空下守着寄宿的孩子听着虫鸣鸟叫这些天籁之音。当城镇的老师穿着名牌拎着名包穿着名鞋的时候,他们穿着农家衣服呆在自家的农田上耕种劳作。假期中当城镇老师驾着到处旅游时,他们骑着摩托车、自行车穿梭中乡间泥泞的小路上。

他们同是教师这个光荣群体中的一员,但他们却是不一样的群体。城镇的教师是一个令人艳羡的职业,而乡村教师却是一个无人问津的职业。如果社会仅仅把这些认为是这种职业应该具有的奉献精神的话,那可以肯定过不了过久,这些地方教育将后继无人,农村教育将陷入一片荒芜。 目前中央出台了相关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的政策,特困连片地区的乡村农村教师每人每月得到不低于200元的生活补助,或许这些生活补助对于这些群体教师来说可能也只是杯水车薪,但我们也实实在在看到了一点点的曙光,尽管离教育部提出的“未来乡村教师收入将全面超过城市教师”这个目标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多少让我们看到了一点希望。

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但这个职业也应建立在有尊严的收入之上。收入越高,尊严越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教师成为天底下最光辉的最令人艳羡的职业。

虽然这只是天方夜谭,聊于自慰罢了。但相像总归是美好的。而更多靠想象生活的教师群体,至少可以在这种相像中多快活一下。

仅此而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社会的共识。农村学校作为教育的一个...
    亚东书阅读 1,058评论 0 1
  • 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认为,协同共享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在21世纪的下半叶甚至会取代资本主义,...
    互加计划_陈嘉谊阅读 3,341评论 22 25
  • 很多年没见的一些朋友,很多年不曾联系的一群生命中不可少的美好。总以为已经过去,在某个时刻,又突然的迸发四溅。有点慌...
    An_yao阅读 306评论 6 0
  • 父母双亲养育恩, 为人处世多孝顺。 不因繁忙口中敬, 逝去再无报恩时! 柳潇寒
    柳潇寒阅读 20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