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练伟搬进这个社区已经两个月了。
这里住的不是医生、律师,就是演艺明星、政坛精英。他们谈吐优雅,自信又冷静,仿佛世界从未拒绝过他们的任何要求。梁练伟则不同,他靠炒虚拟货币发财致富,虽然没什么显赫名望,却靠充裕的资金住进了这个梦寐以求的富人区。他不善社交,心里却暗自希望自己终能成为真正的一员。
社区因为每个人都很忙,很少召开正式的居民会议。取而代之的,是一款叫做「共决」的专属APP。只要遇到任何问题,住户都可以在APP上发起投票决定,社区事务便依票数执行。
起初只是一些琐碎的生活小事,比如花坛种什么花、公共游泳池是否延长开放。但后来事情逐渐失控了。
某天,陈律师家的大门突然被漆成了粉红色,因为有人在APP上投票,认为这样会更有亲和力。陈律师愤怒报警,却毫无用处,因为这项决定确实是经社区多数票决的。
不久后,林医生家的仙人掌被换成了黄金葛,蔡歌手家养的猫变成了一条狗,而梁练伟冰箱里的整箱啤酒,也在他睡觉时被换成了养乐多。

执行这些决定的,是几名穿黑衣、戴墨镜的陌生人。他们从不回答问题,也不说明自己身份,只出示手机上投票的结果,就直接进入各户家中完成执行任务。
没有人知道是谁发起这些投票的,APP上的信息显示「匿名居民提案」,而社区又恰好没有安装监控设备,因为大家曾共同投票决定不安装。
恐惧和疑虑慢慢在邻居之间蔓延。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查看手机,生怕自己成了下一个被投票的目标。
直到有一天,所有住户同时收到一则通知:
【投票】我会继续参与投票/我要成为投票对象 备注:未参与投票者将自动成为下一轮的表决对象。
所有人都立刻点下了「我会继续参与投票」,除了梁练伟。
那天他刚好忙着盯盘,一时忽略了手机上的通知。当他想起来时,投票已截止,他被通知成为下一轮的投票对象。
从此之后,每隔几天,他都会收到一条关于自己的投票通知:
【投票】梁练伟是否应将私人洗衣机共享给全楼使用? 选项一:是(87票) 选项二:否(0票)
第二天,两名黑衣人敲门进入他家,抬走他的洗衣机,只留下一张印有「公共设备」的小纸条。梁练伟站在门口,看着对面邻居轻轻地拉上了窗帘。

接下来是:
【投票】梁练伟是否应允许楼上住户临时借用家中浴室? 选项一:是(85票) 选项二:否(2票)
当天深夜,他清楚地听到楼上传来的脚步声,随即浴室传来了淋浴声。他躲在卧室不敢出去,第二天发现浴室地板上的确留下几滴水。
他想反抗,却发现无能为力。他报警,警方以「社区内部自治」为由拒绝介入。他想删除APP,却发现每次卸载后都会自动恢复。他开始绝望,唯一能做的,就是每次通知出现时,迅速投下自己的选票,避免再次成为众人焦点。
但投票仍未停止:
【投票】梁练伟是否应将主卧空出,供邻居的孩子短期寄住? 选项一:是(83票) 选项二:否(4票)
黑衣人再度出现,他屈辱地签下了临时租用协议。此后,他的生活彻底被社区的共同决定所主宰,他失去了所有私人空间,也丧失了反抗的意志。
直到第四轮的投票通知出现:
【投票】梁练伟是否符合社区居民的身份标准? 选项一:不符合,应离开(92票) 选项二:符合,可留下(1票)
投票结果出来后,几个邻居在APP里留言:「说到底他也不是真正的上流人士,只是靠炒币发财的。」「我们只是按照规矩办事而已。」
那天晚上,四名黑衣人坐在他的客厅里,将一份产权转让合约放在茶几上,一言不发地盯着他。手机震动不停,屏幕上显示着邻居们冷淡而客气的催促:「请尽快签署,我们只是尊重投票结果。」
梁练伟的手指颤抖着,签下了名字。
凌晨两点,他拖着行李走出社区大门。一手拖着箱子,一手拿着不断震动的手机。路灯将他的背影拉长,他低头看到手机屏幕上的最新通知:
【投票】梁练伟是否应被永久禁止进入社区? 选项一:是(88票) 选项二:否(0票)
他试着点下「否」,屏幕却弹出提示:「您已失去投票资格。」
最后一行冰冷的文字缓缓浮现:
「一切,已由大家共同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