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动车与燃油车竞争的优势
因为电动车自动驾驶技术升级优化、数据积累,达到四级自动驾驶能力,预计仍有3到5年。在此期间,电动车和燃油车之间的竞争仍然存在,不过电动车有三项指标,势必使燃油车无法企及。一是百公里加速,提速快。电的特性决定了,电机传动明显快于油机,3-5秒对电车来说非常普通的指标,上百万的燃油车才能达到。二是能耗低。平均公用充电桩完成充电后,电动车耗能为0.2元/公里,而燃油车能耗低的也不低于0.5元/公里,如果是家用充电,电动车与燃油车的能耗比可差5-8倍。你对于代步车来说,电动车可谓比燃油车多出太多优势。三是智能化水平。再普通的电动车,辅助驾驶、语音控制等智能化水平都远远超出燃油车很多,所以便捷性也是用户选择电动车的直接因素。那燃油车暂时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品牌溢价,开奔驰宝马的车主还是有一定的优越感,毕竟成人还是有身份炫耀的需求。
二、互联网造车的优势
其一,就在于它的制造能力,前面讲过,整车制造能力只有车厂具备。对于欧美来说,除了特斯拉,只有传统的车企。中国市场不一样,因为中国有完整的供应链。所以,无论是传统车厂,还是电动车新势力,包括我们一些其他的互联网企业,只要肯砸大钱,完全可以完成造车。但是造车这件事需要持续的投入,没有足够的资本保证是完成不了造册的,比如你销售一万台汽车,每台成本十万元,那就需要近10个亿的投入。且一旦切入电动车市场,现在的属性是替代原有燃油车的未来,比拼的是智能化的程度,那智能化又会涉及到另外的领域,而智能化的领域,那更是需要大的投入,不断持续的投入,你才有可能会占领市场。
其二,在于它的销售能力。一个新兴技术带来的成熟企业最显著的标志就是闪电式扩张,能够迅速占领市场。简单说,就是你车企的销售能力。电动车起来说的话,销售的指标有三个:一是品牌溢价。特斯拉,虽然它的内饰非常的简单,成本控制的非常低,但是因为它的安全性和科技属性,所以车主愿其买单。其他如传统车企上汽广汽的原有的品牌赋能,比较强,它的销量就比较好。北汽从08年都开始有电动车,但使用力不足,从15年以后的它的销量持续降低,原因还是质量不够过硬,出过很多事故,所以品牌效应就有所向下降。二是销售模式。新的电动车企业都是采页线上销售、线下试驾,而后有专门的体验中心进行营销,目前看,销售比较理想。传统的车企依托4S店,也有相对完善的营销体系可以支撑一定的销量。但是新的一些车企,如果还要用老的,4s店模式,既没有品牌的优势,也没有原有的营销经验的积累,就上不了量,势必被挤出市场。三是原有市场的转化。华为,小米,本身品牌溢价以及传统的客户群,就相当大,只要决心够大,投入更多,就可以把现有的销售体系转为卖车能力,把供应链体系转为造车能力。所以互联网造车是可行的,有优势的。
三、未来的方向还是自动驾驶
就是⼈⼯智能未来只能是少数玩家的游戏,不是⼀⼤堆企业都能掌握⼈⼯智能,就像今天的视觉识别⼀样。AI4⼩⻰,包括很多企业也说⾃⼰视觉识别很强,现在视觉识别是⼀个相对⽐较到处都能⻅到的技能。但是⾃动驾驶,尤其4级⾃动驾驶,到2025年以后,能够掌握4级⾃动驾驶能⼒的企业不多,因为时间投⼊巨⼤,资⾦投⼊巨⼤,是⼀个⾮常耗钱的操作。为什么?第一从⻋的⻆度看,4级也没那么遥远,现在基本上能做到三级,衡量⽤的是算⼒,叫TOPSS,3级⼤概是20~30,要做到4级需要10倍,就是到200 TOPS,但这10倍基本上三五年时间就能实现,因为有摩尔定律的存在,所以三五年时间就差不多到1 0倍。所以这个算⼒要求并不是⾼不可攀的,能做到。第⼆个是算⼒的分配问题。我们不能光看算⼒,⽽且我们要知道算⼒最⼤的⽤在哪了?算⼒⽤在那有三个部分,⼀个叫环境感知,⼀个叫规划决策,⼀个叫⻋辆控制。环境感知就是你对周围环境做3D建模,要知道环境是什么。要知道那些是固定物体,那些是移动物体,然后才好判断。第⼆是决策,就是这个路径怎么⾛,是左转、右转、刹⻋、加速还是减速这些东⻄。第三个是当做了这些决策以后,然后把命令下到⻋上,使得⻋能够执⾏。这三部分⾥⾯,最⼤的算⼒需求就是环境感知,所以这是算⼒消耗最⼤的部分。总结一下,第⼀光是算⼒需求,现在差1 0倍,但是基本上还是可实现的。而这方面必须要靠训练来解决的,⼀个是参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特别多的参数和⼤的训练来建⽴特别好的算法模型,然后再运⽤到各处去,所以超⼤规模是⼈⼯智能现在的⼀个标志,尤其在⾃动驾驶上更是⼀样。只要花大钱花长时间的投入才能有可能胜出。而这不是一般车技可以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