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疑惑
其实很久以来,心中一直有疑惑:人活着的意义何在?各种事情何为对错?自己到底该如何选择?
我想这些问题也会困扰大家,大到婚姻、家庭中的问题:婚前对象选择、婚后如何处理与老人的关系等;小到工作、生活中的具体事务:频繁加班、挑剔的客户、供应商不负责任,以及遇到尴尬的事、不靠谱的朋友等,林林总总。把婚姻家庭放在重要的位置,是因为我个人认为家庭和睦、家庭关系处理得当是一切发展的基石,否则会影响工作、甚至影响事业的发展。
这些烦心的事该如何做,如何选择呢?才能达到一个平衡、共赢的状态呢。我想选择的对与错,都是基于具体事情的环境下,做出的更为恰当的选择。这是在了解了人的本质,作为人,何谓正确的思考,做出的选择。永远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更恰当的选择。就是在人生的不断思考、精进中,人格的不断培养中,让自己的选择越来越好。
思想的源泉
最近,在接触了稻盛和夫先生的企业经营哲学和吴伯凡老师的认知方法论后,让我豁然开朗,这些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得到解决。尤其是,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的本质是什么?”“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两个简单的问题,就像是黑夜中的指明灯,照亮光明,成为了我人生前行的指挥棒。
无论是吴伯凡老师的认知方法论,还是稻盛和夫先生的企业经营哲学都让我醍醐灌顶,即刻顿悟。虽然认知方法论与经营哲学听起来完全不相关,但细心学习发现,两者的精髓如出一辙。都是运用哲学的原理,通过认知的提升,思维的改变,在道德观、伦理观的基础上设定心中的目标,每日精进,让生活不再无聊,活得有意义。
小和尚问得道高僧:“您得道前做什么?”高僧:“砍柴担水做饭”,小和尚:“那得道后呢?”,高僧:“砍柴担水做饭”,小和尚:“那何谓得道?”,高僧:“得到前,砍柴时想着挑水,挑水时想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僧人无论是诵经,还是砍柴挑水做饭都是修行,修行的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心境;工作无高低贵贱,重要的是否每日精进,全身心的去研究事情本身。重要的是,今天比昨天做得好一点,明天又比今天做得更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挚的努力、不懈的工作、扎实的行动、诚恳的修道,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体现了我们人生的目的和价值。这些听起来无比简单的道理,听起来高高在上的论调,却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平时最不愿意去付诸行动的。
而我想,我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相信它,让自己拥有一颗纯净美好的心,每日精进,做好每一件事,别无他法。在生活中去修行,倾注自己的全部热情,发挥自己特长才能,努力生活,让这种生活态度符合万事万物的生存法则,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