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分享的方法是:微习惯策略。
这个策略来源于斯蒂芬· 盖斯写的《微习惯》这本书。斯蒂芬· 盖斯之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宅男,既没有耀眼的履历,也没有高薪的工作,他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拥有不尽如意的生活状况。也正因为如此,他会站在普通人的角度,用自己做实验,最终写出了这本书。
在介绍微习惯策略之前,先跟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微习惯。微习惯就是: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新习惯,微习惯就是新习惯大幅缩减的mini版。就好像是把“每天做30个俯卧撑”缩减成“每天做一个俯卧撑”,把“每天阅读1个小时”缩减成“每天阅读一页书”就是微习惯。
而微习惯策略就是实施每天坚持去执行“微习惯”,每天完成1到4个“小到不可思议”的计划好的行动。运用少量的意志力强迫自己做这些事情。利用微习惯来养成一种惯性,因为微习惯很小,小到你觉得完成起来特别的轻松,你每天只需三五分钟就可以完成,你不会因为完不成,或者做不到而放弃,它简单到不可能会失败。
你可能会质疑,一天做一个俯卧撑,或者看一页书对我们能有多大的帮助?那你肯定错了,任何一个能变成习惯的行为都非常重要。习惯在人类行为基础中是非常强大的。养成每天做一个俯卧撑比间隔很多天做30个俯卧撑更好。只有先养成习惯,才能将其培养得更强,目标更高。
习惯是不能直接获得的。你不能马上建立或者去除一个习惯,它是在长期不断重复中被塑造出来的。
要研究习惯的养成,首先我们要先明白大脑的工作原理。神经通路是大脑里的沟通渠道,这些通路就是习惯在我们身体里的“长相”。它的工作机制是这样的:一旦某个习惯指定的神经通路被一个想法或外部信号触发,大脑中就会有一个电荷沿着这条路通放电,然后你就会有一股想进行这项习惯行为的强烈欲望。比如你每天早晨醒来都要洗澡,那就会有一个神经通路和这个行为关联。你一醒来,这个“洗澡神经元”就会放电,然后你就会像僵尸一样走过去洗澡——根本无需思考!随着习惯根深蒂固,与之关联的神经通路就会变得更粗,更牢固。理解这一点,我们就明白,如果要建立并强化特定的神经通路,我们就要不断重复。建立习惯的目标是用重复来改变大脑。可是大脑会抗拒改变,除非能大方地给大脑一些回报。因此,从大脑的角度来看,改变习惯的两个关键是重复和回报。
我们以前制定习惯,任务,目标经常失败,是因为我们采用的是“激发动力”策略。新年的时候,经常会制定新年计划,可是一月份还没过去,这个计划就被我们放弃了。下定决心想要锻炼身体、运动健身,计划每天跑5公里。可是健身卡办了不到一个月,就不怎么去了。准备好了计划,打算下班时间学一项技能,升职加薪,为跳槽做准备。连每一天,哪个时间段,具体做什么都想好了,可是总是不愿开始。这样的场景你一定很熟悉。是动力不够吗?还是计划不详细,不具体。都不是, 动力也有,很强烈,跟朋友家人立誓,完成不了就交罚金,见者有份。或者参加各种21天、30天、45天习惯训练营、早起打卡营,通过金钱惩罚,群体带动等方式,养成良好习惯。这种模式下的效果,怎么样呢?打卡结束后,一切又恢复从前模样,早上醒了也不想起来,或者醒了又接着睡觉。到了点知道要学习,却还是想刷手机,聊微信、玩微博,一天又过去了,就想着明天再做,到时再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动力不可靠。动力之所以不可靠,是因为它以人的感受为基础,而人类的感受容易改变且无法预测。如果选择“激发动力”策略,你不仅要有动力去做一件事,而且必须时刻都保持动力十足。你每天阅读的意愿必须比在躺在沙发上吃零食看电视刷手机更强烈才行。动力不可靠,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热情会递减,你吃一块披萨很好吃,当你吃第二块,第三块的时候,这种感觉会减少。尽管已经开始坚持健身一段时间,可是却会发现心中不再充满最初那满满的动力,就会想要放弃。有动力是好事,但是我们应该把它看做额外的奖励,而不是发起行动的信号。动力很好,只是不可靠。
微习惯正是重新开始的完美方法。你不会再被巨大的目标吓破胆,也不会再受目标未实现带来的内疚感和缺憾感的煎熬了。这一次你每天都能成功。这些胜利也许微不足道,但微小的胜利对一颗心灰意冷的心来说是巨大的。微习惯会强迫你迈出第一步,因为这实在太简单了。
微习惯策略的8个步骤:
第1步: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
把你想在某一时刻拥有的习惯列成一张简要的清单,重要的习惯会很快浮现在你脑海里。它将成为你在第一步的参考清单。
要点:
1.把你的习惯变成“小得不可思议的一小步”。当某件事听起来小的不可思议时,大脑会认为它毫无威胁。
2.同时追求的微习惯数量不要超过四个。虽然这些习惯很容易单独完成,但是数量越多,你的精力越分散。
3.把所有的微习惯写下来。
第2步: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想知道习惯是否值得我们付出努力的最佳方法是先认清来源。最好的习惯直接源于你的生活观念。强烈的内心抵触。
要点:列好习惯后,看看你为什么想要实现它们,但别在这一步就停止。再问问为什么,不断地问下去,直到形成循环和重复为止,因为这时候你已经找到了核心。
第3步: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
培养习惯的常见依据有两种,时间和行为方式。
根据时间制定的日程安排非常严格, 不会出现含糊不清的情况, 这有助于你完成 工作, 同时培养自控力。 不足的一面是缺乏灵活度
根据行为方式制定的日程安排更灵活, 同时也会更含糊。 它们有助于你在缺乏规律的生活中培养出规律, 而麻烦在于怎么精确判断一项活动什么时候结束, 另一项什么时候开始。
如果你想给生活增加一个习惯,而且想快速实现,就给微习惯选择具体的依据。如果你想把一项行为灵活融入你的个性和日常中,那就把它变成非具体的微习惯。
要点:
1.每天完成一次非具体的微习惯行为
2.根据时间进行的微习惯行为可在下午3::0或晚上9:45等时间完成
3.根据行为方式进行的微习惯行为可在吃完午饭以后,开始工作之前,开车时,如厕后等时间完成。
第4步: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
回报能通过激励我们继续行动,帮我们恢复意志力来让我们坚持良好的微习惯
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给自己一点奖励,休息一下
第5步:记录和追踪完成情况
当你想到某件事时,立刻把它写下来,就意味着把它提升到了比其他想法更重要的位置上。
不管你选择什么策略,我建议你到睡前再检查自己是否成功。
第6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如果你只能达到最低目标,它还是会成为习惯。
我们常常在开始建立微习惯后变得动力十足,也几乎总是超额完成。
第7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我们要把期望值和精力放在坚持目标上,而不要对任务量抱有较高的期待。
第8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代表行为已成为习惯的信号有:
没有抵触情绪:该行为似乎做起来容易,不做反而更难。
身份:现在你认同该行为,而且可以信心十足地说“我常看书”或“我是个作家”。
行动时无须考虑:你不需要做出执行的决定就能开始该行为。
你不再担心了:刚开始时,你也许会担心自己漏掉一天或者早早放弃,可当行为变成习惯后,你知道你会一直做这件事,除非出现紧急情况。
常态化:习惯是非情绪化的。
它很无聊:好的习惯并不会让人兴奋,它们只是对你有好处而已。
“微习惯策略的核心是一个很简单的大脑错觉,但同时也是一种重视开始的生活哲理,一种认为行动优于动力的生活哲理,一种相信将每一小步积累起来便能让量变转为质变的生活哲理。” 这是书中原话。
在我看来,它是养成习惯的最科学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