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女儿从学校借回一本新书——《爱心树》,兴致勃勃的和我一起读起来,我们还是按照惯例她讲一页,我讲一页,她越讲越兴奋,而我却越听越难过,到最后我声音哽咽,禁不住留下眼泪。
绘本讲述了一颗大树和一个男孩的故事,大树很爱男孩,陪他玩耍,给他所需,倾尽自己的所有让男孩快乐,大树的树叶、 树干、树荫、树枝、果实…都毫无保留的给了男孩,从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变成了枯朽的树墩,但“树很快活”;男孩渐渐长大,向大树提出要求,也从大树那里获得了很多的快乐和满足,却和大树由亲密渐渐疏远,大树孤独落寞的期盼着,男孩已变为了风烛残年的老人,大树依然亲切的唤着他“孩子”,尽力的挺着自己仅存的树墩身躯,让“男孩”能坐着安心的休息,依然是那句意味深长的话——“树很快活”。
“爸妈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绘本的画面定格在了这里,可我的思绪已然停不下来了,内心毫无防备的被这个简单的故事冲击着。
想起了自己患病时,爸妈担心得一夜白头,不辞辛苦、天南海北的为我寻医问药,彻夜陪伴悉心照料;
想起了小时候我也这样和爸妈亲昵的玩耍,觉得爸妈就是天地,牵着的手不敢松开,如今却也远离他们、奔波在喧嚣的都市,想不起给他们拨一通电话;
想起了每次回家,爸妈都高兴的张罗着一大桌美味饭菜,离别时一遍遍的嘱咐我“别累着”,偷偷给我包里塞了满满的零食;
想起我遇到困难失落时,老爸最后总会说一句“闺女,别怕,只要你走累了,回头看看,爸爸永远都在你背后,做你坚强的后盾!”...
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是对爸妈的感激,更多的是对他们的亏欠和愧疚。我的大树就是爸妈,无私、博大的奉献着他们的爱,不曾求回报,只因我们的快乐而快乐,而我难以做到最简单的陪伴,有时还吝啬在他们面前展露笑容,也疏于去关心这“坚强的后盾”背后是多么柔软细腻的爱,和对儿女的期盼。
给孩子爱,更要给他爱的能力
如今我也做了妈妈,更加理解并传承着这种乐于付出、不求回报、无声无息的爱,但读完这个故事后,我觉得这样的爱是缺失的,我们不仅要给孩子们爱,更要让他们有爱的能力。
大树虽然失去了一切,却因为爱而付出,“树很快活”;男孩一味索取,他得到了所需,却没有再看到他的笑容,他享受着被爱,却不懂得这份爱的沉重,没有深切体会到被爱的幸福,没有学会用爱去回报,用心去付出;索取并没有让他得到永恒的快乐,而懂得回报和付出是一种爱的能力,才是快乐的源头。
“阅读的理解需要人生体验来支持”
绘本的作者是谢尔·希尔弗斯坦(他的《失落的一角》大家应该更熟悉),他仅用简单的黑白两色,勾勒出清晰的线条画面,大量的画面留白,寥寥几字的直白叙述,展现出一个平白的故事,正是这种留白,给了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正是这种简单,给故事注入了深刻、厚重的情感,虽然忧伤,却给了我很多思考和心醒,对爸妈,对爱人,对孩子,对自己...
7岁的女儿非常不解我为什么会哭,我问她“你读完什么感觉”,她只是一句“大树很爱男孩”,对啊,“阅读的理解需要人生体验来支持”。这本书是可以一直读下去的书,我非常愿意在女儿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和她再一起翻看故事,说一说故事里的事。
我也会把这本书作为礼物,送给本文下面留言的其中一位朋友,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简单”故事的“不简单”。
“这是一个温馨的故事,
略带哀伤的感动,
慰藉人们的心灵。
谢尔·希尔弗斯坦为各个年龄的读者
创造了一个令人动容的寓言;
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人与被爱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