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十分钟内”少一些“等一会”

        昨晚和朋友有事要聊,刚聊一会,由于他刚打完球,他便回我:刚打完球要先洗个澡,免得身上黏乎乎的,十分钟内搞定回你。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我琢磨了许久。或许我已习惯身边的人的那句“等一会…”。朋友所说的“十分钟内”让我茅塞顿开。回想起生活中的“等一会”,实在让我这个“选择困难症患者”无从下手,因此每次对方说完这句,我都会问上具体缘故,例如:你在哪,你干什么…再而进行时间上估计作出行动反应。倘若直接问对方多久,几分钟诸如此类的,这就显得有种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式询问的感觉。再说到朋友,他是一个行动力极强,生活中不会做过多选择的人。别人都说聪明的人因太聪明经常做选择,而成功者则是尽可能地让自己少做选择,重视选择后的事。确实,我的朋友也是有一点成功者的典范,或许这“十分钟内”便是原因之一。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等一会”与“十分钟内”。且先谈“等一会”吧。来让我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一下说完“等一会”所发生的事。在我看来,有一部分做事认真,注重细节的人会每隔一两分钟确认对方的状态,这样做的后果恐怕会使双方都一些反感。而还有一些人,他们不计较,较为豪爽,偏于自我为中心。这部分人恐怕要好一段时间才会重新与对方搭上。这显然是不利于事件的连续性,进而影响事件的效率。后者这一种,依我所见,有大部分人会把重点放在“十分钟”上,而对方通常是会有预留性地设置时间,因而这些人会为对方的提前而感到惊喜,这是能增加本方好感的。有另外一部分人他们喜欢思考,有精确的时间计划,他们知道对方所预留的时间,这样的话不仅会使得对方感到惊喜,默契感,还会加快事件进程速度,进而提高事件的效率,对人对事,皆有利。

        或许我们真的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增添多一些“十分钟内”,少一些“等一会”。对双方,都能起到计划性提醒的目的,对事件则更能显著地提高效率,何乐而不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为什么世界总不听话 人们总是希望这个世界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转,希望身边的任何人都听从自己的安排。事实上你会发现,让别...
    静888阅读 12,488评论 1 45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925评论 25 709
  • 这是一篇欠了很久的文字,总说想把她写进我的篇幅里,但是每当坐在电脑面前,想写写她的时候,脑袋塞得满满的,理不出头绪...
    暖暖印象阅读 530评论 0 1
  • 打开 Finder,在 Mac 屏幕顶部菜单栏选择 “前往” — “前往文件夹”。在弹出窗口里粘入下面这个路径 /...
    鸭梨山大哎阅读 610评论 0 1
  • 这篇文章是对我昨天阅读《你怎么不回复我啊?》的所感。 成长环境对性格的影响成年以后很明显,有些东西需要自我筑垒、治...
    w尺素寸心阅读 31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