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廉洁自律涵养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更是干事创业的“护身符”。对于党员而言,廉洁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融入血脉的政治品格。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代,能否守住廉洁底线、做到严于律己,直接检验着党性修养的成色,关乎党的形象与民心向背。

廉洁自律始于“心”,要筑牢思想防线。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的腐败堕落,往往始于思想的“溃堤”——从最初的“小恩小惠”麻痹大意,到后来的“贪心私欲”膨胀失控,最终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这就要求我们时刻绷紧廉洁之弦,以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从党史中汲取“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精神养分,在内心深处筑起抵制诱惑的“防火墙”。唯有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廉洁自律见于“行”,要严守行为底线。 廉洁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体现在一言一行中的自觉。无论是面对项目审批中的“人情关”,还是生活中的“交往关”,党员都应始终保持清醒: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绝不能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基层中,有的干部坚持“办事不求人、办事不收费”,有的拒绝群众的“土特产”,有的主动公示家庭财产——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正是廉洁自律的生动注脚。守住“第一次”,杜绝“小腐败”,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站得稳、行得正。

廉洁自律成于“恒”,要涵养持久定力。 廉洁自律非一日之功,需在长期坚守中淬炼品格。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在“八小时内”谨小慎微,却在“八小时外”放松警惕,最终栽了跟头。这警示我们:廉洁自律没有“特区”,更没有“假期”,必须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要把廉洁要求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从规范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做起,以“一辈子”的坚守,践行“一辈子”的承诺。

廉洁自律,看似约束,实则是对党员干部的最好保护。每名党员都应将廉洁自律作为终身必修课,以“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对待权力,以“公私分明”的原则对待利益,让清正廉洁成为最鲜明的政治底色,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拥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