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个主题,是因为最近经历了一些事情,姥姥姥爷这方面呢,会直接去管理孩子,比如说要求有多长时间的手机时长,但是爷爷奶奶这边就是顶多说一句,后边就不再生管了,这两种状态哪个更好一点呢?
说了一句,然后就不管了,那孩子肯定就不听,然后放任自流,相当于用手机的时间,并没有任何干涉,对他的眼睛不好;但另一方面,我又想,如果一直在强制或者怎样去管孩子,会不会有另一方面的问题?
所以或深或浅这个事情好像很难拿捏,因此我也很能理解老一辈的人,当他们去管孙一辈的这个孩子的时候,管理的力度是很难拿捏的,或深或浅都不好,那么这个深浅到底由谁来定义呢?
难道这种或深或浅的拿捏,完全取决于彼此的关系吗?我并不这样认为,就像父母与我们之间的关系,那可能是世界上最深,最不可挑剔,最毋庸置疑的情感。但是当他们管我们的孩子的时候,就或深或浅的拿捏,也可能会引起争吵。所以我在想,或深或浅,既然很难拿捏,那么我们怎么去做,才能避免更多的争吵呢?
父母对于这个孩子完全的不过问是不可能的,所以即使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那么作为自己本身也会去多多少少过问一下,那么过问之后会否真的去在意呢?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在意和理解呢?那如果这种或深或浅没拿捏好,造成孩子什么问题,这个争吵或者说隔阂是不是还是会产生呢?
未来遇到类似的问题,我总不能去问孩子,我怎么去管你的孩子,好像这样也挺麻烦的。
像这种或深或浅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就像老祖宗曾经说的,过犹不及一样,可是这过和不及到底怎样去拿捏呢?这个可能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比如我们在管理孙辈的这个关系,这个问题上面我们是把哪一重关系更在意呢?还是说我就是纯为了去好心管孙儿这一辈?
如果说我只为了和孙儿维持这个很好的关系的话,那我任他去玩游戏,任他去看视频,好似也不太好;如果我是为了维系和自己儿女之间的关系,我去管他,但怎样管又是个问题;那如果我纯是为了这个孩子好,当然,这个好,是我觉得为他好,那这本身是不是又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