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突然发现身为60后的自己成为“爷爷”和“伯伯”了,在单位也成为“老一辈革命家”(这是自诩的说法,以在下一辈面前显示自己打江山、创基业的功绩),并且沉醉在这份摆老资格的年龄、经验优势中,因为“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
单位几个男性60后上班时窜个门、闲时坐在一起,茶泡得浓浓的,手持香烟,吞云吐雾,口若悬河,视匆匆来去80后为无物。有那稍乖巧的低头哈腰过来,恭敬请教问题。60后们都会拖腔拿调,以长辈的优雅口吐“子曰”。
然而,80甚或90后是凶猛的,就像60后曾经凶猛过一样(这在王朔小说《动物凶猛》中描写很清楚)。某日,忽然发现看着在办公室长大、经常请教的小Y,自上调信息处后,见面时已脸无微笑,并很严肃地答复你的请求事项;又某个私下称自己为“小叔”的S也开始没大没小开起玩笑,称呼进化为“老C”了;又余光看到曾对自己做尊敬状的小L表面微笑,背过身却悄悄朝地板上吐口唾沫。几个60后的同事也有相同的遭遇,分析原因,可能是:霸占了他们的位置,他们找到了新的靠山,我们的玩法已完全过时,我们的经验狗屁不是。
青春是凶猛的,60后已失去了(消耗完)青春,到达“知天命”阶段,凶猛落潮。60后也时时以酒精、香烟甚至毒品,重新点燃消失的青春,寻找激情,但寻回的形象是“老炮儿”,找回的激情是中药浸泡过的“老鞭子”。不再是新造的巡航导弹,不再是生气勃勃的爬山虎。
有一种凶猛的淡水鱼“鳄雀鳝”,前几天在深圳一条河中发现,对于这条地处热闹写字楼附近的河是一个偶然,但凶猛鱼的进入并繁衍(从而传统温顺的鲫鱼、鲤鱼等的消失)是一种必然。如此鱼的形象,80或90后的凶猛带着鲜明的网络游戏风格、微信滥情格调和虚拟冷漠温度,在60后看来,这种凶猛有时像突然的闪电和荧光的利剑,防不胜防,无法对接。60后则像切断的鱼头,张口大嘴,等待温润的豆腐就着搪瓷锅来一份鱼头豆腐煲,在煲中提炼人生,浓缩经验,再对着50或40后,凶猛地说句“老而不死是为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