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在人们的印象中,最著名的动物一定是曾经在国徽和国旗上崭露头角的大象,尽管国旗和国徽都已经换了图案,但在众多旅游宣传片里,泰国象依旧有着极高的出镜率。在整个世界范围里,正如“中国=熊猫”这样存在的等式,“泰国=大象”也是同样根深蒂固的偏见,而对于我个人来说,大象和熊猫同样有着危险性和卫生问题,都属于只能在动物园里隔着围墙或是笼子观看的动物,有趣归有趣但却不想不敢也不能去亲近。这次泰国之旅,我最感兴趣的如果除去潜水时能看到的海洋生物外,就是那些出没于街头巷尾的猫。
最初萌生在泰国街头找猫这个念头,是因为某次厦门鼓浪屿之行,这巴掌大的小岛上野猫数量相当之多,其中绝大多数都具有暹罗猫特有的重点色。据说,是因为当年住在鼓浪屿上的老爷太太们不少都是从南洋回来,就顺便将暹逻猫一起带上了岛,但随后老爷太太们逃得逃散的散,猫自然也就没人管落得浪迹街头。虽说暹逻猫个个长的细胳膊细腿,但能生会养可是猫科动物中数一数二,多少濒临消失的猫科品种便是仗着暹逻猫的本事得以存活至今。如今鼓浪屿上的猫与本土品种大不相同的面貌,正是它们暹逻皇家血统的证明,这帮撒娇讨食的主追根溯源起来,各个都是流落民间的金枝玉叶凤子龙孙。
按理来说,暹逻猫在泰国应该是属于王室御宠,可世界大战打过两次了,世界政局都颠三倒四何况一国皇室。再加上这猫实在太能生养,国内现在一只也要不了四位数,我估摸着原产地应该已是漫山遍野了,但实际在泰国的一周时间里,有着明确暹逻猫特种的猫却是一只也没看到,所以文章的标题也就只能写成暹逻的猫。不过,尽管没有看到漫山遍野的暹逻猫,这里的猫却都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一周时间合计起来约莫看到15只左右的猫,而其中至少有10只以上都是不带丝毫杂色的纯黑,如果说暹逻猫的重点色脸像是挖煤的,那这群家伙肯定都至少做了两年煤铺的二掌柜。另外还有极少数是黑色以外的其它毛色,但大多也都是灰或是深色斑纹的,国内极其常见的黄色在这里难觅其踪。以至于让人不由得怀疑是不是普吉岛远离泰国本土,这里的猫反倒被周围的缅甸猫给如何如之何,可缅甸再怎么近也近不过泰国本土,如果没有动物学家跑来专门研究品种血缘,这个问题怕是只能成为不解之谜了。
漫步在普吉岛市内,这群纯黑的家伙就东倒西歪在街头巷尾的角落,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少见挺胸抬头闲庭信步者,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倒卧状态。也许是环境和气温所致,这里的猫日常体能消耗过大,所以全都信奉舒服不过倒着的原则。但在这里即便每天趴着不动,每只猫都依旧身形纤细,这点上倒是和暹逻猫颇有相似之处,不像国内某些野猫稍稍遇上爱心泛滥的大妈,就全都喂的膀大腰圆软绵绵一大滩,趴着像脚垫站着像拖鞋走着像拖把。除去纤细,这里的猫似乎整体比例都要小上一圈,不知是热带气候恶劣导致的寿命问题,还是同纬度下生物都具备相同的共性,本地猫生的和本地人同样小巧。
如果只是毛色和体型,那么暹逻的猫们还不至于给我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这帮家伙的饮食结构才是真的会令人啧啧称奇。街头路遇野猫撒娇讨食原属常见现象,餐馆店家养猫指望沾好心客人的光也很普遍,问题是逛街路人或餐馆客人不会随身携带猫粮,自然是有什么就随便给点什么。泰国街头小吃和餐馆的菜肴除去各类水果制品,剩下的虽然有不少很对猫口味的海鲜,但必定都被泰国特色的酸辣酱汁或是咖喱给料理过了,而暹逻的猫们对此毫不在意,哪怕这菜把人辣个半死它们也照样吃的下去。在皮皮岛海滩上的Jasmine吃晚饭时,店家的两只小猫就不依不挠的向所有桌上传来海鲜味的客人们讨食,我和老婆桌上有一大块蒸鱼,自然也没能逃过它们的嗅觉和关注。虽然泰式蒸鱼是一大块白肉,但调味汁是用青柠汁和泰式小辣椒调制而成,原以为掰一小块给它们嗅嗅就会知难而退,不料却被毫不犹豫的一口吞掉。比起鱼肉上连人类都有些招架的酸辣,这两只猫更在意不要让鱼肉沾上沙子,递过去的鱼肉不容你有放在地上的企图,直接伸爪一拦勾住拿鱼肉的手指就往嘴里送,想必一定是尝过沙子口感之后练出的绝技。
在泰国整整一周,虽然没能找到暹逻猫,但暹逻的猫倒是热情好客一路随行。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的猫,也许在旅游国度里的猫也格外尽职尽责,在街头巷尾的每个角落负责迎宾接待工作,蹲在沙滩上陪游客们吹着海风打着喷嚏,为自己挣的一份泰式酸辣味的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