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一篇文章,文章中作者讲述了他小的时候母亲的一件事。
母亲从小对我影响很深。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快要吃饭了,一个乞丐到家里来讨钱。母亲进入房内,拿了一些零钱给他,乞丐却忽然不要钱了,望着我们摆到桌子上面可口的饭菜一个劲的吞口水。母亲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张罗他坐下,示意他和我们一起吃。他不肯坐,因为他身上非常脏,怕把我家里的凳子弄脏了。母亲安慰他说没事,脏了擦擦就行。但是他还是始终坚持不肯坐,没有办法,母亲只得盛了一大盆饭菜给他,他接过饭菜,蹲到屋外的角落,狼吞虎咽起来。母亲看不过去,拿了一把小凳子并且垫了一张纸给他,要他坐,他接过凳子的那一刹那,我很明显看到两行眼泪从他脏乎乎的脸上滚落下来。他边哭边吃饭,眼泪都落到了饭碗里面。
这样的情节让我想起小时候,那天是周末,爸爸破天荒做了一桌子菜,我们吃到好撑还剩了好多,兄妹三人开始分配,晚饭时这个是我的,那个是哥哥的。这时院子里来了一个乞丐,爸爸拿钱给他,他也是眼巴巴地看着饭桌上的剩菜剩饭。爸爸说:“我们刚吃完饭,你要不嫌弃,就坐下来吃了吧……”
那个乞丐也是怯怯地不敢坐下来,爸爸看他犹豫,用我们家最大的碗盛了一碗饭给他,然后打发我们三个出去玩。
我们出了家门,从门缝里看到爸爸也离开了,他让那个乞丐一个人坐在饭桌上吃东西,我们看到,那个乞丐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剩下的饭菜……
去年的大年初一早上,在成都的KFC,只有寥寥无几的食客和过夜的人,客人走后,他们中的某人会迅速起身帮忙收拾餐盘,如果有剩下的食物,就捡起来吃掉然后把桌子收拾干净。我和孩子说想买早餐给那个人,老公说,不要这样,你包里有吃的东西吗?放在餐盘里好了。离开时我放了一个面包在餐盘,走出KFC,回头看到那个人拿走了面包。
前两天家里来了客人,我叫干舅舅,说起这个舅舅跟我们家的渊源,得追溯到我中学的时候。
有一天妈妈在的医院里送来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这个病人之前先送到了县城医院,医院里说,要很多钱,而且不一定能救活,如果家里条件不好,就放弃治疗吧。女人不愿意,可是家里穷,只好把他转到我们厂里的医院,一个原因是离家近一些,另外,我们厂矿医院毕竟规模小,收费也会低一些。就这样,他们依然是付不起高昂的医药费,本来需要三天换一次药,输很贵的抗生素,可是这些都做不到。妈妈那时候是护士长,查房时发现了他们的情况,跟那家的女人说,这样不行,要保证换药的频率和抗生素的输入啊。
妈妈给她想了个办法,烧伤换药需要大量的纱布,本来这些都是一次性的,妈妈让女人把换下来的纱布洗净,她利用工作的便利帮他们消毒,待下一次换药时就使用消过毒的旧纱布,那段时间,医院的住院部,到处都飘着白纱布,由于妈妈的纵容,医院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因为我当时,被妈妈支使着给那家人送过鸡汤,排骨什么的,所以对这件事情记忆深刻。我还记得,过了几个月那个人居然痊愈出院了,那可是被县医院判了死刑的病人啊。他出院后,一家人到我家,居然给我妈跪下了,两口子痛哭流涕地感谢我妈的救命之恩,非要认了我妈做他的干姐姐。
那时候还小,不明白妈妈,明明可以直接给他们钱,或者给他用新的纱布,妈妈有这个权利,为什么非要自己不厌其烦地帮他们家整理纱布,还要我每次送去鸡汤和排骨的时候跟那家人说是我们吃不了的,明明我都没有吃够。
饭桌上,再一次说起当年,舅舅感慨地对他的儿孙说:“没有你姑救活你爸,就没有你们的今天呀,你姑对我是救命之恩啊,以后,你姑姑有什么事情,你们一定要全力以赴……”
普希金说:“尊重别人把,你会使别人快乐加倍,也能使别人的痛苦减半”,妈妈是用心对待她的病人,刻意不让对方难堪,懂得顾及病人和家属的感受,妈妈是真正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尊重别人,也为妈妈赢得了尊敬。
比起怜悯和同情,陷入困境的人,更多的是需要尊重,文章中的母亲和爸爸、妈妈还有老公比我更懂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