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是伟大的,但对于小部分孩子来说也是渺小的。
老话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不是你可怜,而是你太可恨,幸运的孩子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孩子则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儿子恨母亲不成钢
刘阿姨已经离家出走一个礼拜了,然而悲催的是并没有家里人来找她,无奈之下的刘阿姨只好寻求了帮助。
从刘阿姨哽咽的哭诉中得知,原来啊,她的儿子世诚今年22岁了,刚结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可就在一个礼拜前,儿子世诚莫名其妙的就跟母亲刘阿姨发生了争吵,随后世诚就把母亲给打了,至今刘阿姨的眼角处还有乌青。
不仅如此,世诚还说不要母亲了,甚至找来了大舅让他把母亲给接回去,还要让母亲跟父亲离婚,就这还放出了许多狠话,这才导致了刘阿姨离家出走不敢回家。
要说母亲打儿子比较常见,可儿子打母亲,这事儿办出来就有些大逆不道了,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吗?
随后在调解员的陪同下,刘阿姨才敢回到了家,我们也就见到了刘阿姨的儿子和丈夫,她的丈夫卢大叔坦言,妻子确实是被儿子打了,不过自己当时不在家,后来知道了,自己也跟儿子吵了一架。
儿子世诚并没有理会这茬,他看到母亲后气还是不打一处来,直言母亲想住哪里就住哪里,如果母亲住在家里,那么自己就和妻子两个人走,走了就不回来了,母亲不在家的这几天,一家人过得好好的,既然母亲回来了,那就自己走。
说罢,儿子世诚头也不回的骑上了心爱的小电动车准备带妻子离开,好在经过众人的劝说,世诚也决定好好跟母亲说道说道。
只不过世诚的情绪依旧很是暴躁,大吼着自己作为一个儿子对母亲做出这样的举动,难道母亲就不该反思反思自己吗?她难道不知道自己为啥要这么对她吗?当时自己就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想把母亲打死了,然后自己也不活了。
自己变成这样,都是被母亲给逼到这一步的,跟她讲理她不听,说她了她也不听,甚至大舅来说她了她也不听,这么多人没有一个人不说她,可她还是不听。
咱跟咱爸都说了,只要母亲在家,咱就跟她分锅吃,宁愿到奶奶家,都不愿意跟母亲一起,咱想到母亲的只有恨,所有能想到对母亲的恨,在那一天全部爆发了,要不然自己也不会打她,母亲这么大的人了,连个屋子都收拾不了。
说到这儿,世诚也哽咽了,情绪缓和了一些后,他又继续数落起了母亲的不是,母亲每一次去超市,没有一次不拿人家朔料袋的,咱就跟她说了,你拿了有用也行,那你就把所有的朔料袋都装在一个袋子里面,用的时候拿一个也是干净的,可母亲都是随地丢在家里,只要一刮风,塑料袋就是满天飞。
说着说着,世诚的情绪又激动了,他再次大吼着,家里面也是可脏,没有个下脚的地方谁不急啊,母亲那么宽的一个床,可她和父亲睡觉的地方只有一米宽,都不知道她们是咋睡的,每次回家都是自己给她们俩收拾。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世诚打开了父母的卧室门,哎哟我滴妈,要不是四周都有墙,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垃圾堆呢,事实情况确实如世诚所说,房间里的塑料袋到处都是,床上也是放满了衣服,可以说连个落脚的地方真没有几处,睡在床上连腿都伸不直,真不知道是怎么住下去的。
此时卢大叔也有些尴尬,他说自己这几天也没在家,不过家里一直都是这样,从结婚那会儿就发现妻子邋遢了,自己也说过妻子,只是妻子一直都不改,东西都是随意到处放。
对此刘阿姨承认自己确实不爱收拾床,当然了,不收拾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自己一起床就上养鸡场干活去了,收收鸡蛋,送送鸡蛋,给鸡喂食,平时养鸡场就自己和丈夫两个人在忙活,虽然现在只养了2000多只鸡,但也挺忙的。
只是对于刘阿姨的说辞,一旁的丈夫卢大叔可不认同,他当即就拆了妻子的台,收收鸡蛋一个小时就收完了,她是每天都拿着个手机在那里玩,至于她在看啥,咱也不知道。
听到丈夫也拆了自己的台,刘阿姨低着头无语了,不过好在大家的情绪都平静了下来,世诚也跟母亲说了,不是说非要你收拾屋子,你不收拾也行,咱们可以给你收拾,但你要做到的就是减少往家里带垃圾的情况,能不能听懂?
刘阿姨低着头依旧一声不吭,世诚像是又想起了什么,再次数落起了母亲的不是,他说你见过有人在床上撒一把豆子睡觉的吗?母亲就是这样,那一次她从外面捡了一些豆子,说是拿回家有用,有用你倒是用啊,往床上一撒是什么意思,这些做法可让人惊奇了,到最后床也脏了,豆子也扔了,真不知道她图的什么。
刘阿姨赶紧解释了,当时睡觉的时候没有脱外套,豆子确实是撒了一床,儿子说的也是事实。
听到这儿,世诚才明白豆子为何撒了一地,他说正常人睡觉都是怎么舒服怎么睡,睡觉是让人放松的,可母亲是在床头柜旁边一靠,然后拿着手机低着头在哪里看,看累了就直接睡着了,有时候看着母亲这样坐在地上睡觉的样子,可让人心疼了。
就类似于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母亲在养鸡场拿回来的一些破了壳的鸡蛋,结果她一玩就忘了把鸡蛋放在冰箱里,时间一长,房间里简直就是臭气熏天,不仅影响了睡眠质量,更加影响了母亲的健康,作为儿子哪有不心疼母亲的,不是说让她一下就改了,可以一点一点慢慢改,只是母亲从来都不为所动。
不得不说,虽然世诚作为儿子动手打了母亲,但不难看出他还是非常心疼母亲的,只不过他恨母亲的不成钢,所有的恨都积累在一块了,终究有一天就爆发了,甚至崩溃了。
了解到了儿子的心声,按道理来说一般人都会感动的稀里哗啦,但刘阿姨不是一般人啊,她不仅没有感动,反倒是说了自己可以听儿子说的话,但儿子应该好好说。
每次都是儿子抓住了自己一点小毛病,然后就大声嗷嗷的跟自己大吵一架,自己不是不听,是儿子一直在那里叨叨叨个没完,咱吭声了就是吵架,不吭声儿子就一直叨叨,虽然我知道儿子是对我好,但我也不想让儿子管我,我也有自己的空间。
不过刘阿姨也说了,从小儿子对她的意见就大,因为她和丈夫是做生意的,以前起早贪黑的卖菜,后来又开了这个养鸡场,确实没顾着孩子是真的。
听罢,儿子世诚长长的叹了一口,这口气或许是无奈吧,他对母亲说了,你应该听过一句话,生儿不养,我有今天,作为父母的你们应该好好想想,我为啥这么恨你,我从小就恨你。
看来世诚的心里还是有很多苦啊,究其原因后才得知,原来世诚从上小学的时候天天要起早给父母俩做早饭,父母吵架了就不管他了,那时候他还小,母亲吵完架后就独自出门,世诚怕母亲出事,于是就跟着母亲一块,他就是想陪陪母亲而已,可母亲给他来了一句,走吧,不要你了,这让年幼的世诚备受打击。
可是关于儿子说的这一些,作为父母的刘阿姨和卢大叔,他俩都没有印象了,就连儿子有没有早早的起床给还在睡觉的他们做早饭,他们也不记得了。
有时候就是这样,父母一个无意的举动,或许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此时的刘阿姨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自己也感觉到后悔了,儿子小时候上学那会,也许是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对吧,但是自己和他爸也是为了赚钱,有时候可能确实是唠叨孩子的多了。
此时坐在一旁的卢大叔默默的说了一句话,和好吧。在这个台阶中,母子俩人的手牵到了一块,儿子世诚跟母亲道了歉,打你是我不对,这些我能改,我也知道不该打你,以后咱能不能不讲那么多道理,谁的错谁听行不行?
母亲刘阿姨欣然同意,不过她也跟儿子说了,以后你的声音别那么高,别那么没大没小的,有点幽默感,以后咱们都好好说话。
就这样,一家人打开了心扉,矛盾也就化解了,最后刘阿姨也主动收拾起了自己杂乱不堪的房间,打扫起了卫生,营造一个舒适干净的居住环境,人的心情也会好很多,只是能坚持多久,那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刘阿姨已经习惯了几十年,想改变也是有点难。
老要有老样,小要有小样
作为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导师,你的一言一行都在被孩子们注视着,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
对于世诚而言,他就像是一个家长,对父母说话也像是大人训小孩一样,这样也只能让父母有些不好接受,当然了,造成如今的局面,父母也是有着不可逃避的责任,毕竟好好说,她也不听,时间长了,自然也就成了这样的性子。
不难看出,世诚说心疼母亲也是真心疼,说恨也是真的恨,但不管父母有什么错,作为子女也不能跟父母动手。
其实两代人住在一起有隔阂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首先晚辈应做到孝顺长辈、尊重长辈的意见、遇事多向长辈请教。
而长辈应该体谅晚辈涉世未深,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或有不当之处,耐心地给予指教,在晚辈有不同意见时也不要实行家长专制,要允许晚辈充分发表意见,学会倾听,也是解决矛盾的一个办法。
如果两代人之间可以做到尊老爱幼、互相体谅、遇事共同切磋,那就离消除隔阂不远了,对此大家是怎么看待这场家庭矛盾的呢?欢迎大家各抒己见给出不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