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放学或下班的地铁上,拉着吊环并且身体靠在拉着吊环的那只手上。车厢里挤满了“沙丁鱼”以至于毫无从包里拿出一本书的空间,甚至摆弄手机都没有办法保证“护眼距离”——眼睛距离屏幕30cm。这个时候如果想要获得一座如书本一样的“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花园”你该怎么办?
畅销书作家马伯庸最近在三里屯的Tedx演讲上就给我们分享了一种随时解放自己的手段。他的小说充满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洞察,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原因就在于他的一种独特的想象力训练方法。
第一,进行毫无凭借的想象。
首先闭上眼睛我们可以在脑中创建一座想象的图书馆,书架上面空无一物。然后我们要在书架上放上一本书,从封面的颜色材质开始填充细节:比如是硬质封皮还是羊皮书卷、封面的设计、书名的字体颜色。书的内容也要从一个缘起开始,逐渐使它丰富起来。最后还要为这本书设计一个来源,增加它的真实性。
马伯庸在一次坐长途火车回家的路上由于手边无书手机也没有电。于是结合前几天看的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想象一本叫做<不平凡的世界>的书。讲述女主角没有如原著一样溺水而死,反而是女主角大难不死后失忆的故事。纸质平装本、字体粉红色,封面是从龙卷风里伸出一只女人的手。缘起是20多年前路遥先生写完<平凡的世界>又在原稿后面附上了按照另外一条故事线发展的版本。20多年后庆祝先生诞辰要展出原稿,一个刚毕业的小编辑在藏书室发现了这本<不平凡的世界>,最后出版了6000册。马伯庸所在的高中图书馆受到了这些卖不出的书当中的一本,一天爱借书的马伯庸去书架上找的时候正巧碰到一个穿蓝色连衣裙的小姑娘......
另外一个例子是当年马伯庸看了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后在书架上添了一本叫作<Dinosaur Seeker>的书。斯皮尔伯格拍完<侏罗纪公园>,全国各地都发现了很多恐龙头骨化石,当地政府都邀请斯皮尔伯格去参观发掘。斯皮尔伯格是如此地敏锐以及于看到这些头骨就会想起史前恐龙活动的整个过程,于是画出了一本本画册。这就是一年出一本的<Dinosaur Seeker>。
** 如此这般从书本身到书背后的故事都一点点地增添细节,慢慢地脑中的虚拟图书馆里就积累了很多书。**
还可以从一个问题出发不断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丰富整个过程的细节。比如想象自己在沙漠中心发现了一块10吨重的金块,一般人就只是兴奋地说:发财啦!但实际上发现金块距离正真正的将金块变形还有一定的距离。首先需要你去沙漠外借来锯子切割金块,开来卡车运送金块,还需要有一张帆布用来遮掩,毕竟你不会希望别人发现它。而后需要拿到市场上去买,又需要你合理化金子的来源。卖出后你将面临是否告诉妻子、家人、亲戚朋友等一些列问题。整个过程还可以根据不同时空下的科技水平、文化共识已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替进行多个版本的不断演绎。现在马伯庸的这个故事已经非常成熟拥有丰富的细节了,如果他真发现一块这样的黄金就会立马知道怎么办。
第二,从你看到的现实入口出发,重新构建世界。
首先观察现实世界,而后进行合理的甚至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在地铁里看到各色各样的人,观察他们是沉溺于手机游戏、不停地看时间亦或是仔细地研究路线图。一个小小的好处是很容易判断他们受否马上下车从而抢到座位。更重要的是,从他们的衣着、表情等等细节开始联想他们背后过着怎么样的一种人生。是否正确不重要,他们只是再也没有机会见面的陌生人。重要的是只要你想象出来一个完整的人生你的世界就通过想象构建起来了。
此外,当发现地铁口传来一阵阵裹挟着机油与烟雾的难闻味道、看到远处车头前的两个大灯从黑暗中驶来,马伯庸看到的不是一天地铁而是将它想象成为一条龙。一条龙为什么要在地下哼哧哼哧地吞吐着永远运送不完的人,为什么悲鸣着忍辱负重着?于是马伯庸建构了一个新的小说框架:人把天上的龙抓下来,强制它们在地下为人们服务。通过不断丰富细节,最后真的写出了一本完整的小说。
很多人问马伯庸如何训练想象力,他的答案就是用想象逐渐构建起一个自己的世界。想象力丰富了,人生也就丰富了。
以上就是马伯庸训练自己的想象力,同时丰富自己世界的方法。你Get到了吗?
———本文根据作家马伯庸的Tedx演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