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为什么还金光闪闪?
鸟们为什么还唱个没完?
难道它们不知道么,
世界已经走到尽头。 文/尔玉
01
前几天,读完了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这本书一共有四十章节,文章以第一人称“我”叙事。基数章节描写“冷酷仙境”(现实社会);偶数章节描写“世界尽头”(虚拟世界),虚实结合,以这两条双线同时展开。
冷酷仙境的背景是现代都市东京,主人公“我”是一个聪明的计算士,因为被文中的“博士科学家”的实验卷入纷争,引发了一系列的离奇经历,在最后被告知自己只剩下二十九小时五十三分钟后死亡,将到达另一个世界获得永生。在这个世界,充分看到了现实社会的丑恶与肮脏。为了所谓的研究,导致了二十五名被实验的计算士死亡。而“我”,是唯一幸存的那个。
世界尽头则恰好是与冷酷仙境相对立的世界,这里是一个宁静沉闷的小镇,镇子里所有的一切都井然有序,毫无波澜。镇上的人从不争吵,没有私欲,没有竞争,没有生存的压力。与世隔绝,只是单纯地为劳动而劳动,宛如一个世外桃源。
就像那句话所说: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从书里看到了些微的悲观主义色彩;有人看到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对个体自我的侵害”。但当下的我,看完这本书的最大感受大概就是:这个世界有利益有欲望有怨恨有争夺,但我还是很喜欢、很留恋这个世界。就像书中的“我”在冷酷仙境中最后剩下的几个小时里他的内心独白:
我很想看到渐次泛白的黎明时分的天宇
想喝热气蒸腾的牛奶
想闻早晨树木的清香
想翻晨报的版面
我想,生活大概就该是这样,有血有肉,鲜活明亮。
02
记得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最感触的一个情节是在“我”和老博士的胖孙女(胖得恰到好处的美丽)一同前往下水道去找老博士的途中:有常年呆在地下凶恶的夜鬼;有恶心可怕的蚂蟥群(一不小心血就会被它们吸光);还有洞穴里喷出汹涌的水,这些水会立马成为沼泽,直至将人淹没。村上春树在这一段惊险的细节描写当中可谓是出神入化,把“我”的害怕却又坚忍顽强;胖孙女的淡然自若,有勇有谋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最让我触动的却是他们在面对这些恐惧时坦露出的人本身的天性,毫无杂质,无关乎其他:
“我们长时间地静静抱在一起,时间飞速流逝,但我觉得这并非了不得的问题。我们在通过相抱来分担对方的恐惧,而这是此时此刻最为重要的。”
嗯,我们真的很怕,所以我们相互拥抱来减少内心的恐惧、不安。因为怕,所以抱团取暖。一只狼,好像势单力薄;一群狼,似乎可以傲视群雄。
03
“你说这镇子上没有争夺没有怨恨没有欲望,这固然可钦可佩,若有力气,我也想为之鼓掌。可是,没有争夺没有怨恨没有欲望,无非等于说也就没有相反的东西,那便是快乐、幸福和爱情。正因为有绝望有幻灭有哀怨,才有喜悦可言。没有绝望的终极幸福是根本不存在的。”
这是对书中“世界尽头”的描述,“世界尽头”里的人都没有心,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利益纠纷,无欲无求,看似美好纯粹,宛如极乐世界,却终究少了几分人间烟火气。而世界的多姿多彩不恰是因为有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吗?
人们会因为早晨和楼道里的邻居问好而感到心情愉快;
会因为一个职位的晋升和同事暗自较量苦苦竞争;
会因为失恋而痛哭流泪;
也会因为对金钱名利的欲望而暂时被蒙蔽双眼。
………
可就是因为快乐、争夺、难过、欲望这些七情六欲的存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才更加真实,因为经历过难过,才会更加珍惜那一份快乐。
所以,我无比喜爱下面这一段话:
“山川寂寥,街市井然,居民相安无事。可惜人无身影,无记忆,无心。男女可以相亲却不能相爱。爱需有心,而心已被嵌入无数的独角兽头盖骨,化为古老的梦。
我不能抛弃心,我想
无论它多么沉重
有时是多么黑暗
但它还可以
时而像鸟一样在风中曼舞
可以眺望永恒”
“冷酷仙境”中的世界虽充满勾心斗角,你争我抢,却是那么的鲜活,有血有肉。
可人们往往都是这样,处在人情冷暖的社会却想活的纯粹,干净(冷酷世界);
而“世界尽头”中的人却想要拥有丰盈鲜活的花花世界(文中“我”的影子)。
04
“我不愿意从这世界上消失。闭上眼睛,我可以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心在摇摆,那是超越悲哀和孤独感的、从根本上撼动我自身存在的大起大伏。起伏经久不息,我把胳膊搭在椅背,忍受这种起伏。谁都不救我,谁都救不了我,正像我救不了任何人一样。”
“我恨不得放声悲哭,却又不能。就流泪来说我的年纪已过大,况且已体验了过多的事情。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向任何人解释,即使解释人家也不会理解。它永远一成不变,如无风夜晚的雪花静静沉积在心底。”
这是在“冷酷仙境”中的“我”被告知将在二十九小时五十三分钟后死亡,去另一个世界获得永生时的内心独白。书中的“我”开始感到不舍,对这个世界抱有留恋。“我要坐在有阳光的地方,像猫舔奶碗那样一字不漏地把报纸上下看遍,左右看遍,然后把世人在阳光下开展的各种生之片段吸入体内,滋润每一个细胞。”
如果是我,只剩下二十九小时五十三分钟,又该选择如何度过呢?
也许,我会缠着我爸妈最后给自己烧一次平日里最爱吃的菜;
花两小时陪妹妹看她喜欢看的动画片;
和最好的朋友去电影院看一场动人的电影;
最后,泡上一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换上干净舒适的衣裳;
对了,最好能够躺在草地上,悠然自得的等阳光温柔洒满我的脸颊,静静抚摸;
抑或是躺在草地上看满天繁星,皎洁月光。
这样也不错。
这让我想起,书中的“我”在剩下的最后几小时里,买了几罐很有上流社会情调的啤酒,和喜欢的图书馆女孩躺在草地上晒着太阳,静待时光。
05
有书评家评价这本书揭示的是日本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暴力性,”我”之所以会失去自我,归根究底是由“组织”和“工厂”的相互竞争,抗衡造成的,而“我”只是他们之间斗争的牺牲品之一;还有书评家评论这本书揭示的是在平行世界中的自我追寻与救赎。而当下的我,从这本书里获得更多的是一种释怀,一种理解,对这个世界怀有更大的包容。
这个世界有利益有欲望有怨恨有争夺,但也很美妙。就像书中的“我”的影子最后回归到现实世界,而“我”却选择留在那个自己创造的内心世界,想用音乐来帮助镇子里的人找回迷失的心,渐渐找回那些有血有肉的东西。
这是20岁时的我,看这本书时的感悟;
也许10年后,再次捧起这本书阅读时,我的所思所想会截然不同。
可能会更加理解书中“我”在这两个虚实世界里所作出的抉择、“我”的无奈、以及“我”所想要追求改变的东西。
但,当下阅读后的我,只想好好珍惜这个世界。
尽管它因为存在利益、欲望、怨恨、争夺等因素有不堪、肮脏的一面,但就如这本书中所说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所以才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