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了一篇文章,作者说自己的文章上了首页却没有多少人看,心里很不舒服,结果评论下面很多人都发出了同感。
写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我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不止一次,我是2017年1月份开始练习写作的。
那时候我订了李笑来老师在得到的专栏,他在专栏里鼓励每个人都去练习写作。
那时候我写作的热情很高,加入各种写作练习群:收费的和免费的写作群我有十多个;我甚至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并拿到了原创;我在简书平台注册了账号,并且也是每日一篇,甚至也不管那文章有没有质量,每次写好后我都要投五个专栏,基本上每个专栏都通过了。
这样写着写着,突然有一天好像对那个问题"写作到底为了什么"开窍了似的,写作不是为了取悦了他人,写作是为了自己心灵的寄托。
于是我写好了不再投专栏,有人看没人看好像已经不重要了,我的文字就像我的人一样安静的存在某个角落。
说真的,我还真的很感谢简书这个平台!
在这里,我有幸拜读了很多同行的文章,有现代诗、散文、小说、故事……从他们的文章中,我顿悟了很多。
某一天,我突然觉得,生命的旅程也不过如此:欢笑、悲凉、冷漠、无助、争胜等都不过是生命中的风景而已。于是我有一种想离开众人的感觉,只是想一个人默默的走完自己的路。
我退出了亲如家人的每日写作打卡群!
我对这个群倾注了很多感情在里面,当时只有两三个人的群,经过我们的努力,已经发展到二十多个人,群员最多的时候有三十多个人。
因为是每天都要交作业打卡,有的人在经过了一两个月后经受不住这种方式就退出了群。
有人出去,也有人进来,来来去去,每个人都在忙碌着,群里的人数现在保持在二十个左右。
我以为自己会一直待在群里不会出来的,因为我有过好几次因为作业很难完成而想退群的冲动念头,都被我的理智挡回去了。
可是我最终还是输在了自己的冲动上。
11月底我悄悄的退群了,我甚至不敢跟他们告别,我害怕他们的亲切问候。
在群里想着出来,但真的出来了,我并没有轻松感,倒是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就好像钱钟书在《围城》里写婚姻一样,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我不断的问自己,我到底是为了什么?特别是当群友私下问我退群的原因时,我真的有一种想再回群里的冲动。
直到昨天读到那篇文章《How to Get From a 7 to a 10》,作者把人们的生活状态用分数来比喻,1–10分,1分就是不及格,10分当然是最美满的。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过了7分,就很难再突破自己,因为7分已经是中高分了,也因为各种原因要在原来的路上跨越7分已经有点困难了。
那如何能跨越这个坎呢?答案是归零心态。
生活就是一个大考场,我们的生活态度就是考试的分数,我再次顿悟。
一切从头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