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仅一百三十五个字的就职演说成就了经典;同样是美国总统,林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只有十个句子。他们的演说一气呵成突出重点,充分体现了他们非凡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尤其是林肯的演说,仅仅600余字,用时不到3分钟,但却赢得了一万五千名听众的经久不息的掌声,并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大家一致认为:“像这样篇幅短小惊悍的演说,真是一种无价之宝。塔感情深厚,思想集中,措辞精炼;而且字字句句都写的朴实,优雅,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
因此,林肯的手稿被收藏于国会图书馆,演说词也就被铸成金文,放在牛津大学,堪为经典之作。
1984年,新当选的法国总理洛朗.法比尤斯发表的就职演说也是一幅经典作品,有人反馈说:“还没等人们醒悟过来,新总理已经转身回办公室去了。”
他的演说只有两句话:“新政府的任务是国家现代化,团结一致。为此,我们要求大家保持平静的心态,拿出最大的决心。谢谢大家。”这一篇演讲字字是金,可谓独具匠心。
美国莱特兄弟创造的:“一句话演讲”,在历史上堪称一绝。
当他们成功地驾驶动力飞机,飞上蓝天以后,在庆祝酒会上,哥哥威尔伯盛情难却,即兴来了一句:“句我们所知,鸟类中会说话的只有鹦鹉,而它是飞不高的。”这句话哲理深刻。让在场的人都有所警醒,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在听报告时或者演讲的时候,只有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是注意力集中的,而最佳状态是只有前15分钟。另外,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也是其影响因素,身体强壮青年精力集中可能会长一些。
所以,在讲话的时候,最好把时间控制在三十分钟以内,不要拖的太久。
那么,如何做到语言的精炼呢?
首先,在讲话时,大刀阔斧地删除那些费言赘句,即把“臃肿”的话变得苗条起来。
其次,要使所讲的内容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再次,用尽量简洁的话,准确表达出自己的全部意思。
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人们不喜欢那些繁杂冗长晦涩懂的空话或者套话。说话,尤其是演讲,要做到简洁明快,使词汇更加丰富,思路更加清晰是赢得掌声的关键所在。
如果词汇匮乏:“最简洁的语言中,往往隐藏着最伟大的哲理.”
法国作家福楼拜,可是锤炼语言的一个典范。为了得到想要的几句话,它往往要反复斟酌一个月之久。
美国学者多琳.安森德.图尔克穆有过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你还没有想好用哪个词开口最合适,就先不要说话。”
在演说或者说话过程中,要学会“筛选、过滤”,从而选出最精辟的、能恰如其分表情达意的词句,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