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遗嘱指定监护人

1.主旨

被遗嘱指定人不同意担任监护人的处理规则;

未成年人父母一方遗嘱指定监护人,父母另一方与被遗嘱指定人存在争议时的处理规则。


2.  遗嘱指定

1)适用条件

未成年人或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时,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非父母的监护人,不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2)条文理解

遗嘱指定监护人,属于单方法律行为,不需要取得他人同意,即可生效。


3.  被指定的人拒绝担任监护人的权利

1) 被指定人有权拒绝担任监护人

遗嘱均不要求事先征得拟指定的人(个人或者组织)同意。依据意思自治原则,遗嘱内容公开后被指定的个人或者组织理当可以拒绝担任监护人。且对被指定人而言,担任监护人意味着重大的法律职责,应充分考虑其自愿性,应当允许其拒绝接受指定。

2) 拒绝后的处理规则:

适用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


4.未成年人父母一方遗嘱指定监护人,父母另一方与被遗嘱指定人存在争议时,由父母中有监护能力的另一方担任监护人。


5. 进一步理解:

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父母一方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父母另一方与被遗嘱指定人存在争议时,怎么处理?

答:适用民法典第二十八条。

参考资料:黄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义及使用指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0年7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