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2:英雄迟暮时,红颜枯骨命

英雄迟暮时,红颜枯骨命

定这样的标题,来评价这部电影,虽然是不客观的,但却是我最真实的想法。

走出影院的时候,外面寒风冷得刺骨,电影从20点40分开场,到接近22点40分结束,120分钟的画面描写,总结起来也就寥寥数字而已,英雄迟暮时,红颜枯骨命。

从喜剧片去看,看到的是欢乐,是一段段梗,虽强拼硬凑,但也妙趣横生;

从伦理片去看,看到的是悲情,是一段段真情,虽刻意营造,但也引人入胜;

从剧情片去看,看到的是故事,是一个个片段,虽匪夷所思,但也贴近生活;

但,星爷的电影,真的就这么容易解读吗?

01

第一个问题:谁是英雄?

看过西游记的,大多数读者都认为孙悟空是英雄,从拜师学艺,到东海夺兵,从大闹天空,到西行除妖,一直到最后的成佛之路,西游需要这样一个英雄。

但我认为,不管是原著也好,现在的翻版也好,孙悟空顶多算是个合格的员工,而唐僧才是整个西天取经项目的英雄。

他没有打过一个妖怪,却也封了佛,他屡屡陷入危险,总有孙悟空去搭救,他无一丝法力,三个徒弟也管的心悦诚服,死心塌地。

西游伏妖篇就抓住了这一点,刻意放大了唐僧的领导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吴亦凡的戏份,虽然我不喜欢这个小鲜肉,但无疑,这次他演的可圈可点。

02

紧接上一部的结局,段小姐的死,让唐三藏大彻大悟,一招大日如来真经,降服了妖猴孙悟空,凑齐了这取经队伍,而这一部,讲的就是西去的路上,遇到的种种事情。

首先,作为西天取经队伍的大队长,唐三藏是有绝对话语权的,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县官不如现管,我是你们的领导,就得听我的,我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得干什么。

所以有了戏团的开局,有了孙悟空的捣乱,有了猪八戒的消极怠工,有了沙和尚的唯命是从。

接着,我们来剖析一下各自的心理:

首先是唐三藏,其实从内心最深处去讲,他是一个记仇并且矛盾的领导,原因无他,当初最心爱的女人,被自己的徒弟生生的打死,而且还就死在眼前,偏偏自己无能为力,为了取经的世间大业,人间大爱,对这个妖猴还不能砍杀,憋屈不憋屈?

当然是憋屈的,是个人就憋屈,但有什么办法呢,取西经才是最重要的啊!

只能偶尔给他穿穿小鞋,打打鞭子,扯出他的舌头来,发泄发泄,冠一个开会担责的借口,无疑是最冠冕堂皇的;

其次是孙悟空,归根到底,毕竟他还是个妖猴,说白了,就是个不听话的执行者,一个刺头员工,因为犯了错,领导打了几下,骂了几句,也就忍忍过去了,但他的心里还是有根刺的,那就是在乎自己的尊严,在他自己的眼里,他是一个不怕天不怕地的混世魔王,偏偏还要受唐僧的管辖,要是别的也就罢了,但一招大日如来真经,吓破了胆,只能口头上表达一下对领导厌恶并仇恨,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然后是猪悟能,这是一个风吹两面倒的人物,在西游改编的作品里,唯有他的特点是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的,这样的人说白了,就是属于“聪明”的团队成员,虽然偶尔犯个错,但每到关键时刻,他总能站对地方,一方强来靠一方,一方弱来踩一方,自己在其中混手摸鱼,捞点好处,以保证自己的利益;

最后是沙悟净,在电影当中,这是一个老实头,领导和员工都不针对他,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最老实,没有心机,却不想这样的人,往往却看得最透彻。

举个例子,在电影里比丘国降妖这一段,孙悟空借机发泄了对唐三藏的不满,这时候有一个大的反转,那就是唐僧的下跪,按照实际情况来说,这样的场景几乎是少见的,作为一个领导者,很少会对员工认错交底,但整个电影的尿性,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这个时候,来指出唐僧心机的人是谁,不是猪悟能,而是沙悟净,因为他看的最透彻,他看出了孙悟空佯装凶狠却心软如泥,他看出了唐三藏深谙危机管理学,以退为进,其实是为了和孙悟空交心试探,所以才会有此一幕。

而为什么猪八戒没看出来呢,因为沙悟净才是最明白领导者心理的人。

03

段小姐

从戏团矛盾升级,到比丘国团队内讧,再到白骨精小善的出现,这段主线故事的焦点,就在于师徒矛盾,也就是西行团队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矛盾。

矛盾点在于哪里?

在于第一部的段小姐之死。

以小善的舞蹈和歌曲,点开唐三藏的回忆,深化师徒矛盾,加深孙悟空对唐三藏的仇视情感,从而达到九宫真人最终的目的,那就是揭开伪善的面具,让世间的丑陋,重现人间。

这个丑陋指的是什么呢,是唐三藏假意和好的真相,是他隐藏在内心最深处的仇恨,同时也是孙悟空内心的一根刺,因为毕竟是自己杀了段小姐,但一连串的因果循环,也使得他更加易怒,暴躁,所以变得不可控。

最终他爆发了,变成那个石形的猿猴,并“吞下了”唐三藏。

但最后的结局却表明,这是一套反间计,是为了逼迫九宫真人,露出马脚的手段,当然这是后话了。

我们先来看这一段,所表达的寓意,首先唐三藏的情感爆发是重点,一个人的仇恨是不管怎么掩盖都掩盖不了的,平常的一副悲天悯人和大慈大悲,在这一刻都撕破了脸,丑陋的人性暴露无遗,人永远都是记仇的。

其次,孙悟空的暗黑化,也是重点,按照他的性格来讲,既然你不信我,那我就偏偏打破这一切来证明你是错的,这正符合一个刺头员工的条件,领导你不认可我的观点,那我就直接搅乱所有的事情,来让你看清这个小善是人是妖,这个世界是真是假。

接着,是九宫真人的跳反,为什么要安排她来跳反,很简单,她有原因,而原因就在于前面和唐三藏的一段对话,那段关于伪善的对话。

比丘国宫门前,九宫对三藏说,法师,你可知,我最讨厌的就是伪善,我修行的就是随性随欲大法,说白了就是想干嘛就干嘛。

这就是她跳反的原因。

04

西游伏妖篇剧照

人的仇恨,往往流转在一念之间,可善可恶。

善如小善,轻歌曼舞,纯如天人;

恶如大恶,憎恶面孔,狂躁爆发。

一者平淡如清水,波澜不惊,看明镜如月;

一者狂暴如烈风,移山倒海,看刀剑如心。

而最后的结局,也表明了唐三藏已经放下了这段仇恨,团队里再无芥蒂,因为曾经他深爱的那个段小姐,已经随着小善的逝去,两者融合,飘散在了天地间。

一爱万年,一恨片刻,对孙悟空的恨也好,与对段小姐的爱也罢,像一朵莲花,依然存在于唐三藏的心中,因为他求的是世间的大爱,万物的灵根。

05

对于星爷,不得不说,他似乎已经到了那个迟暮的年纪。

但尽管这样,我还是喜欢他的电影。

因为我们欠的不是电影票,是一份对于电影的尊重和偏执。

英雄迟暮时,红颜枯骨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前代猿猴形象分析 (一)先秦猿猴形象 先秦关于猿猴的记载并不多,而且还存在着部分如《山海经》中所涉及的“类猿物...
    Emrysyrm3阅读 10,377评论 5 17
  • 名著阅读《西游记》复习资料 主要知识点 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体裁:长篇神话小说 2、作者:吴承恩,...
    波波说语文阅读 7,687评论 3 27
  • 品西游之大闹天宫——钻探读书会讲稿 引子 把《西游记》称为我国古典神话小说的巅峰一点也不为过,《西游记》既被列入了...
    沐杰阅读 2,567评论 3 3
  • 难得周末下午闲适,想起好久没自己泡茶喝了,遂去超市买了两桶农夫山泉矿泉水,回到家中取出天津老友之前来京带给我的三小...
    辛岳阅读 237评论 0 0
  • 天真是本图画书 正着看 太阳都在天空 倒着翻 它升起在海中 寂寞了翻翻它 伴读者有胖胖熊 淘气时打开它 爬出一条毛...
    墨迹简书阅读 298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