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给大家讲讲一块偏场的木那料子。让大家认清一下,这类型的料子,切开后大概是什么样的品质。那就先来讲讲这块料子的皮壳吧。这个皮壳属于黄白盐沙的皮壳。为什么皮壳上还有一些黄色呢,那是因为所处的土壤层颜色不同,所以,皮壳上就会出现不同的颜色。而这块原石黄色部分,只要稍微挫一下,就没有的了。所以,这个是在表皮的颜色 。对于内部的判断来说,不起任何的作用。我们主要还是要看这个皮壳砂粒的粗细以及这个砂粒之间的紧凑度。
那我们再来近距离地看看这个皮壳的砂粒感是如何的,大家看到这样的皮壳,给人的感觉是不是有一种松散的感觉。沙粒不够紧挺,软绵绵的感觉。而且这样的皮壳沙粒,只要用电筒一挫,它的沙就掉下来。或是有一些用手摸一摸,手上就有沙了,这就是皮壳松散。那这样的石头是很嫩的。如果是皮壳紧的石头,那你用电筒使劲挫,沙也是不会掉的。但是整体来说,砂粒是比较均匀的,只是沙粒不是很细。这样的皮壳表现,不用打灯,也知道这块原石的种是很嫩的。对于什么种,那么像这类型的石头中,最多最多就是糯种。如果砂粒更粗一点,那就是豆种的了,也有一些我们行内常说的,没种。所以说,这样的石头,对于入行的人来讲,都是很容易看得懂的。所以,我现在所写的都是写给新手们看,让新手们少被坑。像这样的料子,做出来的成品在市场上的价值不高。
那再来看看这样的皮壳打灯是什么样的表现,大家可以看到,打灯看的话,灯光泛黄,这个只是皮色。与玉肉的底色是没有关系的,这只是针对这一块原石来说。不同场口的原石,要根据打灯的表现来具体分析。所以,学习这方面的原石。就是要分场口来学习或是再细分,同场口不同类型的原石进行学习。像这种木那场口的料子,在市场上还有很多同类型的。那遇到同类型的原石,那就可以这样去分析。如果有经验了,只需要一眼便知情况 。那再说回这块原石的打灯情况。其实,这块原石打灯的表现,水头是很短的。再加上木那场口原石的皮壳是较厚的。像这种类型的原石,在市场上是有很多的,打灯表现很浑蚀的,在灯光的照射下,也能看到皮壳的沙粒很松散。
那再来看看这切开后的图片,看看这个肉质是否也是很嫩的。大家可以看到没有打灯的以及打灯的图片,仔细观察一下,可以发现。这个底子有一丝丝的石筋,颗粒与颗粒之间有一种不够紧密的感觉。这个从打灯也可以看得出来。就没有种老的原石打灯看着那种紧密感,比较稀疏。这样的打灯看起来,就是感觉这个切面不够平整,有一些一点点的颗粒晶体。这个大家可以通过多看不同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看实物。慢慢进行一个对比。就会有所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