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磊少
我们身边总会有这样的人,每当我们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儿的时候,他们第一反应要么怀疑,要么打击,要么怼你,总之怎么不让你舒服怎么来,而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往往冠以“耿直”“心直口快”的名义,然后名正言顺的胡说八道。
心直口快并不代表耿直,相反只会暴露一个人心胸之狭隘。刀子嘴,真的就是豆腐心?
其实,总喜欢和他人意见、看法相左,不仅会使我们看起来特别愚蠢,很多时候,还会招来嫉恨。我发现经常这样的人会形成一直思维惯性,就是每当别人抛出什么观点的时候,他们总是会习惯性去把自己放到对立面,然后开启挑刺,找茬模式。
每个人站的角度不一样,看事情的态度和立场也会不一样,我们错在错在总在以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别人,而一旦双方三观不一样,矛盾和分歧也就产生了。
但事情本身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有对错的是我们去看待这件事情的角度,如果设身处地的去想,或许当我们站在对方立场去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时候,还不一定比他们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更公正和客观。所以,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圣人,更不要试图强加思想于别人。
我们总是习惯了旁观,可当事情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其实大家都逃不开所必须要面对的人性。
在人性这个问题上,基本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提出意见和建议,或许能够证明我们有一定的见识,但总是顽固的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只会让人觉得这样的行为极其愚蠢。因为,本是一场愉快的聊天,最后可能就变成了辩论赛,甚至还发起人身攻击,互相揪着对方的软肋不放,谁也不肯认输。
认可本身是一种能力,但赞美更是一种胸怀,而你却总是唱反调。其实,很多时候,不仅暴露了自己的无知,更说明一个人心胸狭隘,格局太小。合理的怀疑,可以让我们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找到最核心的点。但一味无知的质疑,只会阻碍自己进步,最后的结果不仅让自己变得盲目自大,还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但却固步自封。
我们对人和事情的包容性,为人处事可以说是我们情商的直接体现。唱反调,可以让你一时崭露头角,但如果你经常对着干,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也早晚会暴露自己的无知和狭隘。知道了是聪明,但知道以后还明白该不该说则是智慧。
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会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问题。
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懂与不懂,不多说。心乱心静,慢慢说。若真没话,就别说。
因为会说,其实并不代表什么。说与不说之间的分寸难捏才彰显智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