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大概是很久没有静静地坐下来,胡诌乱语了,除却在键盘上毫不犹豫地敲出了标题,竟也一时间停顿了下来,恍惚许久,才朦朦胧胧反应过来,自己,已经迈入了27岁的门槛。

也许是因为恰逢年末这一天,每年生日,总是会伴随着很多的回望与期待。人,似乎就是这样一种即不肯忘记过往,又对未来可期的存在。

譬如“总结今年、规划明年”之类的事,打小时候起,便没少做过。

可是每当总结过去,却又觉得如此似曾相识、索然无味,即便是展望未来,也大概率会徘徊于“理想的雄心壮志与现实的迷惘无助”相互交织而组成的世界中。

思来想去,倒不如更加自由、随性一些,思之所想,则笔之所落。


01/生活的样子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总是会反复不断地问自己: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

每当窃以为已经想的明白通透、一清二楚之时,却又被随之而来的变化,击的粉身碎骨,无力辩驳。

于是,常常用《杀鹌鹑的少女》中的一段话,安慰自己: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

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对象,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或许,事实便是如此,没有谁能够预知明天。

明天,或许会超出期望,又或是依旧平凡而普通,但即便是惨淡凄凉,也不过是漫长一生中最不起眼的一天罢了。

很多我们以为是最坏的日子,回头看来也许反而是最好的日子。只是坏日子里面的苦难消磨了很多可贵的温柔,轻松的好日子来临时,我们却没有多余的勇气了。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我们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

对于生活,也许只有一件事应该被记住: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02/乐观主义者

我们的一生,大概会长大三次。

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并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自己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美国作家琼·安德森,曾在《海边一年》里这样写道:

我总是容易忘记我的收获,却只记得所有失去。

挫折堆叠得很高,它摧毁了我全部的信心。直到我长大成人后,再也没有勇气尝试冒险。

我用前半生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成年人,也许后半生里该学习如何做个小孩。

我们总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坎坷荆棘,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即使曾经的少年,“鲜衣怒马,一朝看尽长安花”,也总有面对“沉江望极,狂涛乍起”,必须抉择命运的时候。

如《解忧杂货店》中所写:“其实所有纠结做选择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咨询只是想得到内心倾向的选择。最终的所谓命运,还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人生中遇到的失望一次又一次,但我选择心里不承认,人前也缄口不提,纵然内心已经兵荒马乱、天翻地覆,可是在旁人看来,自己只是比平时沉默了一些,没人会觉得奇怪。

于是,我称自己为乐观主义者。


03/二十七

尼采说:“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的监狱,我们的眼光所到之处就是我们监狱的围墙。”

有的东西,不过很久是不可能理解的,但等到理解了又为时已晚,大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在尚未清醒认识自己内心的情况下选择行动,因而感到迷惘和困惑。

二十七,或许正是这样一个即使迷惘和困惑,也必须毅然前行的年纪:

207年,刘玄德亲往隆中,三顾茅庐,请得卧龙出山,辅佐一世,方有三国之鼎立,蜀汉之长存。这一年,诸葛孔明二十七岁。

626年,长安宫城,玄武门前,秦王破釜沉舟,斩太子灭齐王,自此登基称帝,开启贞观之治。这一年,太宗李世民二十七岁。

1838年,满清京城,恩科会试,连续两次落第的曾国藩,终登金榜,得道光皇帝亲提,授翰林院庶吉士,自此踏上“晚清第一名臣”的仕途。这一年,曾国藩二十七岁。

生命中最难的阶段,或许并不是没有人懂我们,而是我们不懂自己。

有人说,年轻的时候,就应当去繁华的世界捡拾一片日出、日落,装进盒子带回家。当繁华已逝再慢慢打开,摸一摸是否还是当时的温暖。

但是对我来说,去旅行,只是因为自己决定了要去,并不是因为对风景的兴趣。

对待生命,我想不妨大胆冒险一点,因为好歹我们都要失去它。

如果这世界上真的有奇迹,那大概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2018.12.31,致自己的二十七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都在慢慢长大,都曾踏过十七岁那年的雨季,也终将迈向成熟稳重的二十七岁。时光褪去了我们稚嫩的脸庞,却也打磨了我们...
    欧洛辰_阅读 1,223评论 4 9
  • 将《七月与安生》当成一部烂俗的青春片而拒之门外的人,很可能会错过一部还不错的电影。因为这部片子讲述的不仅仅是青春,...
    lilj2016阅读 434评论 0 0
  • 追忆青春,在《十七岁那年的雨季》的音乐声中中,很多人会不由的想起自己那段难忘的年少时光。高中、大学是青春的...
    执笔绘七星阅读 431评论 0 0
  • 二十年,意味着什么?倘若人的寿命为八十岁,那么二十年,相当于我们生命的四分之一。 二十年,我们可以做很多事。 二十...
    浮生_d5e8阅读 234评论 0 1
  • 三伏天,天气闷热而烦躁,空气之中游离的只有热分子。但在办公室却有淡淡的离愁。何故?公司人员结构调整,同一间房间的同...
    王乾创阅读 27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