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节,亦是孟子通过层层递推(治理百姓→上司的信任→朋友的信任→父母的欢心→是否诚心诚意→明白什么是善),提出做人对己、对人都需要诚心诚意的重要性。而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前提,诚心诚意的前提是“眀乎于善”,即拥有分辨善恶的能力。
引申1:为什么说有了分辨善恶地能力,即能诚心诚意的待人(诚心诚意是他人对自己的感觉,并非完全是自己对自己的感觉)?
①、有了分辨能力,即知道了什么事(包括思想、言语)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在他人眼里,这样的人定然能在危急关头助己一臂之力)。
②、有了分辨能力,就有了劝善弃恶的可能,在为小善积大德的过程中或结局上,受劝者会逐渐明白劝谏者的良苦用心(有时的劝善还能救人一命,对于害怕遗憾、失败的人来说非常有意义)。
③、有了分辨能力,就有了坚定立场的可能,长时间的积德为善,使之周遭的气场以及个人外在的气质就能给人以一种舒心的感觉,也就省去了判断这个人是否诚心诚意的步骤,即能使得友谊来的更快一些(有的事情拖沓哪怕是一秒都会产生不必要的变数或是误会,让双方追悔莫及)。
……
引申2:当每个人都拥有了分辨能力后会怎么样?
①、当每个人拥有了分辨能力,每个人的交友不再一定需要诚心诚意的这一步骤的考核,直接就可以以真挚、热忱相待。
②、当每个人拥有了分辨能力,恶事、横事、邪事无处遁逃,解决问题犹如弯腰提鞋,易如反掌,社会风气也即随之变得清明。从此,上文所谓的诚心诚意,不仅仅再是人对人了,而是人对自然(万物),人对天地,更是千万生灵对整个宇宙的诚心诚意。
……
另引:如何拥有“眀乎于善”的能力?
①、幼时:追寻父母、亲戚(真正的父母)。
②、年长时:追寻老师(真正的老师)。
③、当自己学会判断时:选择与自己年幼时和年长时生活经历相差无几的人为友。
④、为人父母时:以古时圣贤之礼(理)为榜样,治己育人。
⑤、年老时:以自己故去的经验、阅历为基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分析并总结这一生的优劣,教化子辈、孙辈,把这一生承接所得的递传给他们,完成真正的传宗接代的使命。
……
侧引:诚心诚意的重点在于心而不在于意,心诚则意诚。而,若要心诚,则需一颗纯真透亮之心,也正孟子所谓“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婴儿的心接近于天道之心,故纯真透亮,本给人以诚意。而,对于众生而言,有若生理、有若心理、有若情理,在这世俗之理中,使得自己的心渐渐被蒙上灰尘或是阴影,不再能够以心相交了,仅仅只是以意相识。换言之,追求真心诚意实则是散去灰尘与阴影的过程,也更是明心见性的过程,也必然是复归于婴儿的过程(最终天人合一)。不过,若真要坦诚相待,心志强大者可以直面来自外界的各种挑战(可谓度己、度人);而心志弱小者,还是先以保护己身身心为重,在日后的磨砺当中,使自己坚强后,再如此以待会更好。
而后,当“眀乎于善”之时,做到诚身,并以诚待人,也就能够侍奉父母并博得父母的欢心了。随后,当“眀乎于善”的人都能博得父母的欢心后,这些诚心诚意的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他们未曾谋面(当天下需要这份诚意或人类必须以诚意活下去的时候,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都会出现)。
最后,若众人都能做到诚心诚意待己、待人,而无有一点私心的话,人类也就能稍微理解一些天地对人类的恩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