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雅隽永与诙谐 ——当代张海峰诗词作品选摘

        初次读到张海峰作品,我认为是文科专业熏陶出来的多愁善感的男生。后来得知作者为计算机专业,再读其诗词作品,实在令人惊讶,IT人员能写古典诗词如此,文科生是不是要有显著的危机感了!陈列几首作品,供赏析。不难看出,作者大多数时候的创作风格是幽雅隽永,委婉清丽;偶尔涉及到人间烟火话题,或者转向自身,又凸显活泼灵动、诙谐有趣风格。

                 凤凰台上忆吹箫    

       千岭红匀,数峰金浅,晚归休叹匆匆。正拟赏、东厢璧月,野苑蛙风。日下寒稍剪剪,初宿鸟、语也喁喁。想双谢、恨无练句,能与君同。

        清言噫然大块,人只若,胡天汉塞征蓬。尽看了、波头弄客,一彀中雄。敢笑,清浊里、白发江翁?更几遍,潮来过往无踪。

        汉宫春

       暮暑朝秋,总炎凉不辨,难定时衣。琴深日短,误失几片霞期。飞花引蔓,自暄妍,牵满南篱。应笑我,无关流水,却先甲做沟畦。

       也待重寻花月,奈荒疏太久,月避星稀。空留甜芳一院,人已成疑。今时那日,怎连环,却也休提。凭甚物,今宵能梦,且依旧意新词。

        苏幕遮

一番阴,几倏霁。乳燕休声,不碍卿春睡。弄日恣风云态媚,正好新虹,合梦三分味。

枕迷离,寻剩字。半句词情,怕是招猜忌。抹去再难寻妙意,只写前宵,杯里醺醺醉。

       丑奴儿

天生一段浮香远,疏影清寒,疏影清寒,月下当时自绰然。

指疏弦冷琴音乱,与尔何干,与尔何干,又上眉头千万般。

        五律    怀

平林烟雨色,草嶂半青黄。

云影遮花影,天光入海光。

已知今夕月,必是那年妆。

魂梦关山远,幽思碧水长

        七律   夜

庭树摇来枝错落,荒灯漫与夜参差。

天蓝月挂寒犹在,溪绿蛙鸣暑未期。

白犬扑风疑去路,何人顾影感来时。

沉沉云势吞星野,尽日阴晴可得知?

        醉花阴

别后无音风雨凑,怨得衣色旧?

百计总无端,一种情由,千遍醺醺后。

半颜墨镜银光溜,了阅乾坤久。

高冷任平生,摆个姿风,问尔能看透?

       七律    奈何

晨起迟迟诀梦柯,阳关独木又如何。

串炉正唤羊肩那,金错可思鱼脍么?

二两清风犹觉少,三瓶啤酒不嫌多。

今朝懒抚宫商调,鸟啭鸡鸣自是歌。

一次,暮春时节,张海峰发出自己的新作《一萼红》,如下:

晓来阴。看青墙深瓦,对暗幕云沈。

绿定红凝,上帘欹枕,还是犬寂人愔。

此应有、点星私雨,伴两声、新醒啭幽禽。

一梦三千,觉来窗上,默嶂犹岑。

春又三巡过罢,倩词魂稍驻,月意风襟。

底事牵情,寡时已苦,却是淡处休寻。

偶抬眼,盈期误了,自营营,可怨得瑶琴?

又见皋兰径路,去日骎骎。

        读来甚觉婉转优雅,意犹未尽。于是我说:能否介绍下创作背景,这样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该作品。张海峰说:背景很简单: 一大早醒了,做了一夜梦,醒了感觉已经过了好几辈子了。天阴的,有鸟叫。交待完了。对了,还有我们家狗也还睡得,没来闹我。接着,当代诗人摇光以其一向精湛简练的风格点评到:一梦如是。张海峰说:我看成了一梦柳如是。我又读一遍,感慨不已,写到:春又三巡,梦中几世。一曲佳作,今夕何夕。

        为了更好地赏析作品,我又问了一个问题:听你描绘的是一个很滋润的日子,词中却满满的幽郁离愁,能再解释下背景吗?我们想理解为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是在词中幽郁离愁丝毫不做作,而且强说愁应该是少年人。张海峰:好久没吃到过麻虾了。

        诗友小苏说:我读这首词感觉到的倒不是离愁,而是一股似浓又淡的愁绪、一种绵绵的寂寥感,愈品愈入味,一种若有似无的空灵感沧桑感,我有时候醒来也有这种感觉此词写出了很多时候自己醒来的多种复杂感觉,所以特别喜欢。我说:小苏,你说的绵绵的寂寥感,若有似无的空灵感沧桑感,表达的太到位了。超赞!小苏:狗尾续貂而已。张海峰: 多谢喜欢!

        我:有人说,语言是“教堂尖顶上的那只笨鸟”,因为教堂的尖顶太尖了,鸟根本没办法落在上面,所以,只好围着尖顶飞舞。所以想表达一个东西,语言实在是一种很没有力量的工具。但是今天,你和张海峰合作,语言发生了奇迹。张海峰: 这个有点儿跟我正在弹的《春晓吟》一样的通感,有兴趣不妨去找来听听。

       对了,张海峰居然还会弹古琴,这既丰富了其诗词作品的内容,又提升了其作品的韵味吧。曾戏作《西江月 首帅素描》。

曾经湾区首帅,离离疏影清寒。

春晓私雨梦三千,一向多愁善感。

忽然乾坤看透,墨镜冷遮半颜。

麻虾牌酒咏一番,端的风格多变。

        我觉得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有了职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是文武双全,文理兼备的全才,所以一旦发现全才,就很想知道其是如何养成的。以后陆续展开专题讨论全才是如何养成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