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许愿时,应当怎么说?|文婷日课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不是一名正式的佛教徒,也没有专门修持过佛法,零零散散读了一些佛经,一边接受着佛陀教义的启迪,一边怀疑着烧香磕头的形式。

今天五点起床,去天津滨海潮音寺,一座有着三面观音佛像的临海古寺。

对于庙宇,有特殊神圣感或者历史古寺都会参观参拜,但对于佛前许愿,我深知自己的虔诚之心是很表浅的,大体上是为了实现某一个愿望,请菩萨帮帮忙。当难题现前的时候尤为积极,难题去除的时候便将菩萨抛脑后去了。

正所谓的“临时抱佛脚”,说的正是我。

直到有次机缘,偶然参加了一期“打佛七”,虽说每天无休无止念佛号、嗑大头、读佛经我都照葫芦画瓢跟过来了,但体验最深、对我自己影响最大的是:佛前许愿应该怎么说?

答案是——当许则许。

意思就是,我们向菩萨诉说心愿,并不是要求菩萨去做什么,而是对菩萨说:如果我为心愿所付出的努力值得收到回报,您再许给我;倘若做的尚有不足,我再努力努力。

这个答案对于我来说,颠覆了对过去许愿的认识,是我愿意接受的方式。

过去认为求菩萨保佑的行为是:与菩萨做交易,我来求您了,您帮我做事;当许则许的原则是:我愿意为我的心愿付出如何的努力,对结果并不强求,您老看着办吧。

到底应该怎么说呢?这里总结一下许愿说词和方法:

1.我叫什么名字

2.心愿是什么?

3.自己愿意为此而付出什么?(重中之重)

4.倘若菩萨认为达标,再为我实现;倘若菩萨认为没达标,请告诉我还可以做些什么,我会继续为这个心愿努力哒(当许则许,重点)

5.告诉菩萨,虽然许下了心愿,但自己也做好了能够承担最坏结果的准备(重点)

“当许则许”,其实就要我们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任,而不是让佛为我们负责任。

也许愿意在菩萨前采用这种原则许愿的话,离实现愿望也不远了。即使实现不了,也能心平气和接受,至少自己为之努力奋斗过,也就释然了。

这才是真正的“心中有佛”。

方法仅供参考哦。


文婷日课

2018.02.0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