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听樊登讲读王阳明,一时兴奋难以入睡,所思甚多,细想不如敲字做以整合,也好顺带理清思路。
近一两年王阳明突然大热,发现连索罗斯都是其忠实簇拥,相关书籍更是长期霸占书店畅销书专区,却一直没兴趣去买一本读读,一是自己本来就没有阅读的习惯与动力,二是怕畅销书作者对原著解读过于浅显,不仅不利于自己入门,还容易把人带跑偏,当然最关键的点还是因为觉得自己阅历不足才疏学浅,怕这个年龄学了也不得其精髓,应该沉淀几年再开始接触其思想,或许才会有收获,不过听完樊登解读之后,又一瞬间打消了这些顾虑,意识到所担心的这些点无非都是自己臆想出来而已,一本书值不值得读,一种观念应不应该现在去接触,本就是试过才会知道的事。
今日学了当下完全理解不了的东西绝非无意义,道理本就不会一日想通,小时候背了无数名言诗句,多数也是当年懵懵懂懂的死记硬背下来,未来某个点回望想到这些话,却又一瞬间突然开窍,就好比当下种下一颗从未见过的种子,只有静待某日其破土长成,才能看到自己究竟得到了什么,王阳明所讲的闻见之知到德性之知的过程,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先知而后得道,而这个得道本身,大概只能交给时间。
由此想到的一个是思维困局。人常被思维所困,习惯性的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殊不知总用自己的价值观捆绑自己,往往会给自己造成极大的困境。就拿自我成长一事来说,很多人喜欢采用的一个办法是,给自己的未来设定若干所谓的优秀选项,然后试图从中找出一个最优解,但设立这些选项的过程,反而像在地上钉上一根根柱子,最终给自己圈出一个囚笼,一步步困死自己。
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破除困局看清真我,便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命题,而良知一词又可谓其重中之重,其认为良知乃心之本体,多数人所谓从心所欲,其实从的只是外欲之身,是蒙蔽了良知的假我而非真我。了解王阳明的观点后最有意思的发现就是,其思想跟诸多古今中外的名人其实并无出入,荀子所讲“以类行杂,以一行万”,个人理解这个“一”与良知的含义基本相同,同时也与老子所讲的天道基本等同;《菜根谭》里所讲的“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这个“身”本身就是指外欲之身;而关于良知与外欲之身的区分,畅销书作者艾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中》提到的大我与小我,也与王学的思想内核极其相似。去伪存真,或许是这类思想的最好概括。
而这个去伪存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段极为艰难困苦的修行,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后人便纷纷效仿,而为何真正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因为人从开始有意识的内观自省,往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才能真正达到每日三省的境界,可能初期三日都无自省一次的意识,而后期通过逐步训练强化,逐渐提高自省频率,最终便可一步步完善至一日三省,而这个完善的过程,就决然离不开刻意练习了。正所谓知行合一,互为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