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爸谈自学(转)

数学来自于最基础的地方,所谓压轴题都是有简单的模型组合在一起的。

课本配套的习题,虽不能题题成为经典题,但确实在呼应本节知识点,普娃需要会做这些题之后,有个回顾和心得。 比如:它是考察本节知识点的哪个条件设计出来的,我能不能把已经替换一下? 几道题做下来,能不能把它们串起来,对比一下,考虑出异同点来 。

首先:数学教科书(人教版)自学,要逐字逐句地用脑子,用生命去体验。带着思考和提问精神去研读,课本每个公式,定理必须自己独立主动地推导(熟练程度),养成习惯。 

其次,开始阶段题不必多做题,但必须做一题时,总结和反思,题目出题者的意图是?考察点是? 自己想到了什么,怎么拉动思路的?这些动作,基本都是普娃根本意识不到,老师也没功夫训练的。  这些才是普娃不普,所要追求的。

还有,题目会做,这个层次不够。必须至少达到,给你(假设不会的人)讲明白才行。

1. 对如何做数学题,我给普娃教的是 读题时怎样科学合理地把握快慢节奏,先学习怎样分辨出一般已知和重要已知,再从问题出发,寻找等量关系或者彼此之间的关联关系。最后,在卡壳处,回顾题目,不要忘记其他已知条件给的线索。  套路大致这样,但必须结合实例反复训练普娃,他们才有感觉。有数感娃,基本读完题,就直接能想到。普娃经过训练,慢慢也能达到

2. 自学时如何科学高效利用网课,我有自己的见解:网课的优势一是可以择名师,二学习时间地点甚至进度自如,适合有自控力和规划的孩子。具体听课时,我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要为我所用的态度,不能被动地被名师牵着走。除非竞赛题讲座,否则题目总是分普通,较难,困难等几个层次。那么学习过程中,也要有不同应对模式。普通题,没必要先听,自己做完答案后,快进看老师是否有方法二,如果和自己一样,直接跳过,节省时间。

3. 遇到困难题目是,我也强调不要急着看视频讲解。先有自己独立思考,聚焦在卡壳处。这个时间长短,根据孩子实际情况,自己把握然后,一句一句的放视频,好的老师,难题思路引导时,总是一句一句不停地点拨,这就是普娃思考收获的关键。

4. 具体题目的解法不是关键,关键学会了把自己的思考能和老师的启发,合上拍子。这样,慢慢地就能摆脱,一听就会,一做就懵的状态。因为,你学会思考了,效果异同成绩的差距。

5. 不是小时候奥没奥过,也不是超前学过多少,那些不是根本。而是家长和孩子平时生活中,学没学会,怎样激发孩子的自尊,自信,和引导培养孩子自控,自主能力.孩子通过学习,体验到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自然就愿意多思考,深入思考。否则,到处寻仙拜神,遍找名师,都是徒劳的。家长先求变,先给孩子树个榜样,改个不良习惯,证明给孩子看,只有努力,有毅力,就能成功。孩子有自信了,有成功的动力后,再讨论具体技术上的解题技巧之类的低层次问题一点都不是问题具体情况不同,没法提供标准答案。不过有琢磨的路子: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初中生,你最希望家长如果说,如何做?或者 你换作是单位领导,怎样带领团队,才能更团结有凝聚力

6. 普娃家长面对孩子遇到困难,踌躇不前时,首先承认这题有难度,大家都和你类似(心理上给他减压),然后指出,你离解题钥匙只差一点点,普娃谁能鼓足勇气,多向前思考一步,就能升级打怪,(真的,好多难题,你看答案后,觉得根本没啥难的)。你先调整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这才是孩子学习好习惯形成的关键。

7. 家长不是年龄增大就自然能当好的,我一路和儿子同步学习成长,他初中后,能理解更多事理后,我觉得我们之间关系更亲密更互信了。我信他:保持初衷,乐观奋斗,他信我:道路正确,定能成功。这个时间长短,根据孩子实际情况,自己把握这个时间长短,根据孩子实际情况,自己把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