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对流行文化的反应比别人慢半拍,最近家里人都在追三十而已,我在网络上也被动的接收了大量关于这部剧的资讯,我想不去关注这部现象级电视剧都不太可能了。正好女主是我的女神江疏影,我于是就也看了几集这部电视剧。
这部剧的节奏很慢,没有一上来就是主角车祸、家人病故等高潮的大场面,我略感欣慰,编剧总算没有把广大观众当做智商负250的傻子,对我们总算保留了一些基本的尊重。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不可避免剧中还是应用了众多影视剧的套路,牢牢的吸引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和抗日神剧是一样的调性,广大人民群众果然还是最爱这样的爽剧,广大人民群众果然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过得非常不爽,他们需要在这样的意淫场景中尽情的挥洒自己的情绪。
我已经很久不看电视剧了,曾经我也是一个霸屏小王子。在不写作业父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日子里,我和姐姐两个人总是和爸妈无所不用其极的斗智斗勇。我也做过算好爸妈回家的时间,在他们回家之前十分钟感觉赶紧关电视,假装在书房认真学习的样子。为了看电视,我也挨了不少打。爸妈也用过断电、断信号等各种招数,但是也都被我们一一破解。我还记得以前住的那个房子,电闸在门口很高的墙上,我和姐姐在院外找个竹竿藏在洗衣池边。感谢爸妈,让我从小就学会了电路系统分析。
那时候我最爱看动画片,但是现在让我回想起来,我却记不起曾经看过哪些难忘的动画。后来我妈很迷琼瑶,她会允许我在晚饭时候和她一起看情深深雨蒙蒙,我这样一个粗糙的汉子,竟然也随着剧中依萍的感情起伏一路追随落泪。我爸喜欢看军旅剧,因为他我也看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为石光荣这样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可惜最后我因为眼睛原因没能圆了军旅梦。
但是自从上了大学后,我却再也没有看过电视剧了。这其中当然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发现互联网这个广阔的世界。我在网上刷了大量电影和美剧,对BT天堂和迅雷这样的工具用的娴熟。参加工作后我更是连电影都很少看了,因为初入社会,工作压力真的太大了,哪有时间去刷电视剧。
每年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大火的电视剧,在甄嬛传爆红的时候,我却只看了一集,因为我看到后面还有70集的长度就望而却步,这得花掉我多少的时间,才能看完这根本不会对我的生活有任何影响的时间杀器。慢慢的我对这个世界越来越不懂了,听着周围的人谈论当下流行的明星和综艺、电视剧作品,我通常都是一脸懵逼。直到现在我也分不清迪丽热巴和古力娜扎两个人到底谁是谁。我可能就是他们口中说的油腻的中年人,这个光鲜亮丽的世界已经没我什么事了。
在B站大火的时候,我看过一些影视作品的剪辑,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抗日神剧的恶搞。手撕鬼子、裤裆藏雷、子弹打下飞机的抗日奇侠们把鬼子们搞得鬼哭狼嚎,我也真的很好奇,抗战八年鬼子们是怎样扛过来的。在捧腹大笑的同时,我也对抗日爽剧充满了鄙夷,我绝对不会去看这些污染智商的作品。
但是,每次我回老家偶然瞥两眼爷爷奶奶正在看的电视机,却发现他们依然津津有味的看着鬼子们前仆后继的死去。我才知道,存在即合理这句话真不是盖的,广大人民群众真的是需要这样的精神鸦片,即使我不去看,也不能阻止抗日神剧的热播。
有幸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内地的娱乐业也大跨越发展,制作的综艺节目和影视剧确实质量越来越精良。但是每次看到那些明星在综艺节目里唱唱跳跳,我总是有一种恍惚感。我真的和他们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吗?他们那么好看,那么精致,真的不是来自火星吗?我充满了一种不真实感,所以对这些节目我都是匆匆一扫而过,之后就再也没有关注。
近年随着工作的逐渐稳定,社会毒打经历的逐渐适应,我开始慢慢不那么焦虑,我觉得自己正在慢慢老去,跟不上这个复杂的世界。所以我也花了一些时间去追逐最新的热点,确实也发现了一些精品剧。比如去年大火的苏大强,今年大惨的余欢水,我在其中找到了自己有过的类似经历,内心狠狠的发泄了一把。
我发现好的影视剧或者书籍、音乐等作品,之所以大热是因为讲出了广大人民心中堆积的槽点,触碰了心中隐秘的那个角落。所以观众们才那么疯狂,疯狂的追明星,甚至不惜抛弃自己的生命。其实明星只是成功的营造了他们完美的理想形象,他们完全没明白,那只是影视工业呈现的结果而已,明星本人并没有那么完美,那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这部三十而已其实也是这样,我分析这部剧大火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主角的颜值超高,广大观众都眼巴巴的看着心目中的女神风情万种,追随着她去经历这凶险的职场。比如我就是因为江疏影的颜值才一路追下来。另外就是这部剧展示了富豪圈、中产圈的日常生活,满足了广大屌丝和厂妹的海市蜃楼幻想,虽然那实际上都是彻头彻尾的谎言。每个屌丝都幻想自己的老婆有顾佳那么贤惠,自己的女朋友有江疏影、毛晓彤那样的美颜。每个厂妹都幻想自己有梁正贤这样的男朋友,不仅有钱有颜,还哄着我宠着我,幻想自己也有那样光鲜亮丽的生活。
实际上在真正的生活中,你永远不会遇到有这样颜值的人,你的朋友们非丑即胖,你的同事们非蠢即坏。你也不会有那样英姿飒爽的生活,大概率你还是住在集体宿舍里熬着夜刷这部剧,或者在乱七八糟的工作中整理资料到崩溃,还得面对领导的喝骂,同事的甩锅。
这时候回家看剧多爽啊,那些富豪太太们的生活和我也没什么两样,那黄浦江畔的豪宅离我也没那么远。一切都是意淫,你只是个月薪几千块的社畜,你能和日赚几万的顾佳比吗?你长的没那么美,见识没那么广,看到领导连大气都不敢出,你能和出入上流社会的王漫妮相比吗?这些都只是编剧们根据你们的痛点幻想出的场景,世界的生活远远不是这样子,他们就是要满足你的幻想,牢牢的抓住你的吸引力,让你逃离真实的世界,这些你难道都不明白吗?
所以,这大热的三十而已,只是另一种变体的抗日神剧而已。本质上,和你硬盘里的爱情动作片也没有什么区别,表现的都是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你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看过笑笑就让它随风而过,千万不要太当真,这样你才是真的还有点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