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令几人欢喜几人愁的磨人小妖精
据说有这样的人:
问5+6=?
等于多少呢,算了一个钟头,不会;
那么5毛+6毛=?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给出1.1元的正确答案。
广大类似上述这种只会在生活中算账不会在考试时做题的“优秀实践主义者”,数学考试该如何是好?
就在六元发布了首篇济世学习方法论《有人言之凿凿告诉你“名校无用”吗?》之后,收效甚好,不少家长朋友后台留言,希望我们集广大985优秀校友之力,继续拯救考试困难户,总结出让铺天盖地认为高中数学难于上青天的学子能一日之内待数学如初恋,并考出惊为天人的高分,虽然emmmm,这个请求有点砸六元招牌,但这怎么能难住六元?
(考高分,暂且抛开需要智商的辅助外,还需要兴趣和认真,突破口来了。)
某优秀的985研究生胡姓同学,当年数学稳居全级前三,考的好或者不好,只是150分与140分的差别而已。他肩负重任,为广大学子整理了数学小锦囊——如何跨过数学这道坎。
希望对志在成为数学达人、梦想通过给异性补数学获得芳心的有志青年,有量的提升和质的突破。学好数理化,撩你女神无压力。
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般来说,数学题可以分为难题、中档题和容易题三类,三者占比约各为20%,30%和50%,也就是30分、45分和75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其中的容易题为“送分题”,中档题为“有一定把握题”,难题为“望而却步题”。对于不同难度的题,虽有不同的注意事项和处理技巧,但我们也可从整体上把握高中数学这门科目的学习规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学习时,要求逻辑严谨、计算严谨、思维活跃,可以说是学习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正因此也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但很多同学往往存在畏难情绪,把数学视作妖魔鬼怪、避而远之。但数学学习内容较多,理想情况是对每个部分都保持着强烈的学习兴趣,但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这点很难实现。退而求其次,可以只对其中部分单元和章节感兴趣,而对其余内容不排斥、不抵抗即可。
02
考砸了又如何
高中数学和初中相比,难度有较大程度提高,使得很多在初中游刃有余的同学一时难以适应,学习成绩出现下滑,其中有些同学遭受打击后甚至一蹶不振,失去了对继续学习的信心。但需要明白的是,这只是学习中正常的起伏而已。此时亟需取得成绩、重建信心。所谓的成绩,除了考试成绩之外,也可以在平时通过练习题取得。在高中入学初期,所学知识都为专题性、章节性内容,在月考考砸之后,一方面需要对试卷本身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大量相关练习题找到感觉。总而言之,在学习兴趣基础上,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打不垮的学习信心。
03
清楚自己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高中数学一般包括函数、几何、数列等单元,能把每个单元都学会、搞清、弄精的同学较少,更多同学都会有所长有所短。在经历了一定数量的练习和考试之后,对自身在数学学习中的长处和短处有所了解,以便进一步树立学习信心、明确学习重点。
04
错题笔记
在平时的训练中,并非每道错题都值得下功夫记笔记。真正值得记下来的是那些典型错题,或是颇具启发意义的难题。但何为典型,何为启发,都要通过反复大量练习来判断。在做笔记时,要根据题目类型进行总结归类,比如求内心型、求外心型、多阶导数型等等,把相同类型的题放置在一起,以便把握每种类型题目的出题和做题规律。此外,很多同学把错题笔记定位于“临时抱佛脚”的救生衣,这种认识其实是片面的。错题的作用在平时复习中就应该得到发挥。我们在不断做新题学新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反复回顾错题、温习旧知识。
05
合理安排做题时间
数学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在正式做题前,有必要先花三五分钟浏览整张试卷。浏览重点应该在自身水平上限。举例来说,对于能做难题、追求高分的同学,应重点浏览几道难题;对于只能做容易题的同学,应重点浏览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前几题。如此对试卷难度有所把握。在具体考试时,应根据平时考试习惯合理划分各部分所花时间。如平时需要40分钟完成选择填空题,考试时也不应过多超过此标准。同时切忌在一道选题或填空题上花费过多时间,有所尝试过后应当有所放弃,直接跳入下一部分,在完成容易题之后再继续思考。最后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在个别题目做不了的情况下,一定要留有些许时间进行检查,切忌死磕。
06
能拿的一分不落
对于多数同学来说,要考130甚至140以上的分数较难。但由于中低档题占比达到约120分,所以想考120分并非难如登天。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考试时把满分当成120分去考,把握住每一道能做的题、抓紧每一分能拿的分。也就是说,在平时的练习当中,应该以这些中低档题为训练重点,在读题、思考、运算的过程中小心谨慎,尽量避免出现笔误、眼花等低级失误。对于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同学而言,也可以只重点训练那些容易题,争取能把这90分拿下。
07
重难点集中突破
在平时的学习中,在对所学薄弱环节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应在高考前重点安排时间集中突破。对于那些想拿高分、甚至满分的同学而言,考试时一定避免粗心大意,此外在高考前应集中训练难题,尤其是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最后一两题。具体来说,可以先准备几十套真题或模拟题试卷,利用一周的一个或几个晚上专门训练这些题目,并最好给每套试卷设置规定时间。根据经验,一个小时左右比较合适。在做完一定套数之后,集中核对答案并记录正确率、总结错误经验。一段时间后,做难题的能力会得到极大地提高。
08
劳逸结合
高中尤其是高三学习强度大、任务重,很多同学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常常自觉加大训练强度,以致晚自习后仍需要学习一两个小时。这一做法理应值得提倡,但倘若继续学习影响到了夜间休息,进而影响到了第二天学习的精神状态,就变得十分不可取了。在休息和学习形成冲突时,应以休息为首要目的。除此之外,课间休息时间也应把握好加练的尺度,适当眺望远处、和同学聊天也是必不可少的。
09
与友同行
很多题目我们即使做对了,也可能采取的是比较麻烦费时的办法。找个数学成绩相近甚至更好的同学作为合作对象,可以帮助彼此取得共同进步。不会的题相互请教和讨论,会的题交流多种做法,一方面能弥补学习中的不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开拓我们学习某一具体知识的视野和思考方式。
倘若没秃顶,那就继续学;
有幸秃顶了,恭喜你聪明绝顶,既然顶都秃了,离150分也就不远了。
正如广大码农同学和科研工作者,秃顶程度,一定程度代表了水平高低。
像六元这种秀发浓密丝毫不见秃顶迹象的科研狗,一看就知道不但科研工作不能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就连打游戏都经常被人踩在地上摩擦摩擦。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六元不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