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绝不只有一面,曹操因为复杂而多面的人性而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诸葛亮很可爱,但却不真实,因为罗贯中在他身上附加了太多理想主义的情怀,把他神化了,更加完美却失去了一些人性化的真实。对于历史人物来讲,他们的全部已经不可能再被探知,文学家们在一个个真实的、虚构的故事中加入自己的解读和想象,甚至是篡改,只是为了自己的文学形象服务,达到自己的文学目的。可传承下来
昨天一位运动员的采访他提到,人都是有多面的,一个真实的、完整的人不可能只有你喜爱的那一面。他说,球迷看到更多的是他们在球场上的那一面,而生活中他们可能是另一种形象。而他们希望自己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是一种正向能量,能把这种阳光、正气带给观众。而作为一个完整、正常的人不可能一直一直都是这种形象,那他就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而现在的人呢,窥私之心日盛,他们希望见到更多偶像们私下的形象。而这各心态有不同的趋动因素。有的人纯粹是好奇,因为喜欢一个人想知道他的全部,这种人口头禅是“太可爱了,太好了”偶像的哪一面都会是他的点。有些人则不然,他们用了放大镜,变色镜,带着挑剔的眼光去的,你是偶像,你是公众人物,我就是想找出你崩塌的那一瞬间,在互联网上博眼球也好,纯粹自娱也好,反正他会夸夸其谈,大放厥词。
普通的人也有多面性。尤其是现在互联网上面,许多人在网络上展现出了与现实生活中完全不一样的自己。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小号,每一个代表不同的自己,每一个都有不同圈子,在里面说不同的话,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互相切换着不同的人生。不知道这种隐藏的便利性最终会激发人性中本真的部分显现出来,还是会助长人性里邪恶的因子。
互联网,一种纯技术的变革,却带来了沟通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人性的释放。不知道是好,是坏,反正已经来了。不可避免,不能忽视。原来在熟人面前讷讷不敢语的人可以在键盘上夸夸其谈,原来在亲友间不敢发表的奇谈怪论,在互联网上可能会找到一些再多一些的志同道合的同志,只要有人响呼应的想法(不管呼应的人是什么人,也不可获知他是什么原因)会激发内心的情绪,原本想隐藏的情绪会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