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行,我是冯唐。
今天咱们讲讲如何挑选中层干部,转一个角度,就是如何成为一个好的中层干部。咱们这个课的听众里边,应该有不少人是刚参加工作,或者还在学校渴望参加工作,或者有些现在还是中层干部,希望成为一个好的中层干部。
所以,今天这个课其实可以从两方面听:如果你是高层领导,就是如何挑选一个好的中层领导;如果你是一个中层干部以下,你可以从如何成为一个好的中层干部这个角度去听。
五“不”原则
那好,下边儿咱们就开始讲,如何挑选中层干部。
什么是一个好的中层干部?
有五“不”,曾国藩讲了四“不”——不笨、不怕死、不要急急名利、不惜力,我加一个——不贪财。
第一,不笨。我这个标准好像有点低,说“不笨”,但是你在实际工作中会发现,很多人对自己有更高的预期。其实认为自己很聪明的,有可能只是不笨而已,认为自己不笨的,有可能是真笨。我现在说的“不笨”是一个客观的标准,说“不笨”。
曾国藩的要求相对高一点,他说:“带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就是他要有才,这个才能够治理团队、能够治理老百姓。我这块儿说的是至少不笨。
那好了,你有可能会接着问:什么是不笨,什么是有才?
就在成事这个角度上来看,说白了就是下边这么几个字——有条理,少大言,多落实。看上去是特别平实的九个字、三句话,但实际上能做到的并不是特别多。
第一,有条理,就是能够把事儿想清楚说明白,不要乱七八糟的,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你常常能看到一些不是很成熟的中层干部,问他说,这个事儿是怎么回事,他说,不行,我得回去再问问人,我要回去再收集点儿资料,我要回去再看一看。这种人是非常常见的,但你想想,如果你的领导,所谓的高层领导,没有那么多时间的时候,如果你刚才说的那种现象重复了好几遍,你会发现这个领导对你的信心已经降低了不少,他会觉得你让他的麻烦多了很多。在信息数据基层情况收集清楚的基础上,能够总结归纳你的管理建议、管理结论,给出领导,这就是有条理。
第二,少大言,就是不要吹牛。不要在做事的时候,总想着说我有多好,我有多牛逼,你等事做完了,咱们再打开一瓶酒,打开一瓶香槟,讲讲你有多好,你有多牛逼。做事的时候,少一些大话,不要把自己架上去,不要让自己的ego(自我价值感)强加于事情之上,为了满足自己的ego,做出很多将来自己都会后悔的事。少大言,少说点大话,做多做点实事。
第三条,多落实。落实是指说过的事情要做到,如果做不到要反馈,不要一个事儿交下去之后,没了,黑不提白不提,就希望大家能忘掉这个事儿,这样实际上是最可怕的。
所以大家记好,第一个要求是不笨,什么是不笨,有条理,少大言多落实。
第二个要求是什么?不怕死。
“不怕死”是曾国藩在打仗的时候说的,那现在在和平时期,“不怕死”意味着什么?是不要怕犯错,不要墨守成规,要敢于尝试,敢于牺牲。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当时我在做华润医疗创始ceo的时候,我们在考虑,是不是收徐州的某家矿山的医院。徐州离北京不远不近,这个医院的面积不大不小,但是大家也听说了,徐州是四省通衢,在一个民风非常彪悍的地方,这么一个医院。又不是太大,又不是太好管,做坏的可能性很大,做好是需要很多时间的投入。
我忽然发现没人可派,好多中层干部都在躲。都说,哎呀,我还有老婆孩子,老婆年轻,孩子还小;或者说,哎呀,父母年岁大,生病了;或者说,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或者说,我身体不好……他可以有各种理由来躲事。但那个时候我特别感激一个人,就说,哎,领导我去吧,我想来想去,您手上这二三十人,我去最合适。他真的去了,干得还挺好,从我的角度,我非常感激他在那一瞬间愿意冒风险,愿意尝试一些新鲜事物。
有了那次矿山医院的成功,我们之后才敢探索企业的附属医院、矿山的附属医院、铁路的附属医院,等等这些附属医院归到华润医疗来的这种方向。这是我给大家举的一个例子,作为中层不怕犯错、不怕死、敢于尝试,是领导特别喜欢的一种品质。
第三点,一个好的中层干部不要急急名利。就是不要老想着说,我要闪烁,我要排名第一,因为这毕竟不是考试,这个第一怎么来定?一定不要说,我现在应该有什么样的名儿,有什么样的利,哪怕在系统当中,我应该受到什么样的认可,应该受到领导什么样的重视,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奖金,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升迁……这个事情你最好先不要问,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好的领导是看得到的,好的手下是看得到的,好的同事是看得到的。你自己内心要告诉自己,不要着急获得认可。
在这点上,不好意思,我又有一个不好的倾向,我什么事儿都喜欢争第一,喜欢争强,喜欢好胜。我知道我自己这个毛病,那我处理的方式,就是我第一要问自己说,在你想闪烁之前,你有没有这个基础?我先打好基础,等机会来了,让我在这个相关的领域有可能拿到第一。
为了有可能拿到第一,我先做好学徒,先打好基础;二,深挖,长期深挖。因为我打好了基础,我又耐得住寂寞,我长期深挖,因为某个东西,机会来了,我拿到第一,实至名归,别人也没什么办法。
举个例子,1998年、1999年我开始写“北京三部曲”的第一部《万物生长》,最后一部是2007年《北京北京》出版,到现在已经二十年了。这个“北京三部曲”,《北京北京》《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都已经成为某种程度的经典。一步一步写,一步一步迈,现在都有了影视作品,如果你看汉语讲的青春,如果想看北京,想看改革开放,想看改革开放的早期,这是你躲不过去的一个三部曲。
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是想吹牛逼,而是想说,你看就是这么一个三部曲,我折腾了十年,然后把他相关的东西又折腾了十年。即使天赋如我(开玩笑,自己又吹了一阵儿),天赋如我还是想先打好基础,等机会来了再争取做到某些领域的第一。所以我想说的就是,不要急急名利,不要刚写了两万字,刚写了三万字,就说,哎呀,我要做第一,我要闪烁,为什么这个大奖还没有砸到我头上,为什么销售第一还没有砸到我头上,为什么我还没有升成副总,为什么还没有升成CEO,等等。不要急急名利,你急急名利对你自己是不好的一件事,太着急,反而会走得更慢。
第四,一个好的中层干部要不惜力。就是在成事这件事上,你会发现做比说重要,你索性拎起棒子,自己就把事儿做了,就把仗打了,而不总是拿话去哄人,拿话去说明这件事有多重要。
所以在成事这件事上,我不得不说,做比说重要,说比想重要。太多人想很多也不说出来,更不会去做。所以讲,领导最喜欢的中层干部是,说得少,做得多,不惜力气去做,而不只是想想,偶尔跟别人说一说,但从来不行动。不要老想,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跟大家表达出来,提合理化建议。
无论是说,无论是做,甚至是想,重要的不是你替领导去想。而是你作为中层干部,多想细节,多想技术上如何实现,多想战术上如何实现,到底面临什么操做的困难点,以及如何在技术上、战术上处理掉它。细节!细节!细节!这样才是不惜力。通过做事,通过说话,把一个一个的难点克服掉,这就是不惜力。
第五,我加了一条,中层要不贪财。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强调高层不该贪财,所有人都不该贪财,都应该得自己该得的钱。但是你会发现,中层比高层:一,离钱更近,他有更多的采买权,更容易接近所谓的贪污受贿的前沿;二,他有可能相对更缺钱、相对把钱看得更重,相比高层来说。所以高层出事儿,有可能出大事儿,但是中层如果贪财的话,他会更早出事儿。
我曾经问过一个投资做得特别好的企业家。他在一个很大的企业里做二把手,曾经是我最重要的客户之一。我就问他,我说,赵总,咱们一块工作四年了,也就一块做了很多项目,我看您投成了很多项目,将来我想您也会再投成不少项目,您投资的诀窍是什么?您是如何做到——至少我观察——您没有任何一次严重的失败,您是比别人聪明吗,还是比别人更努力,还是比别人资源更多,还是老天对你更好吗?等等。到底是为什么,您在企业里边做投资,做的比我看到的很多人都好?
然后赵总就笑,赵总说,你是不是觉得我不比别人聪明,你是不是觉得我走了很多捷径?我说,不是不是,我只是很好奇为什么有些坑您没掉进去过。
他后来很认真地跟我说:冯唐,如果你问我投资的诀窍,最重要的诀窍,两个字,“公心”,三个字,“不谋私”。这两个字或三个字是一个意思,就是不要把个人的利益掺到里边去。不贪财,贪财容易出事儿,而且时间长了,贪财出的事就是大事儿。不要因为自己贪某个数额的钱财,让公家损失十倍、一百倍甚至一千倍的钱。你只要秉着公心,不谋私,去考虑这个案子,多数情况,你会胜过很多谋私的、有私心的聪明人。
当时这个给我感触还是蛮大的,而且现在也很受益。其实大家如果用成事的方法论,加上基本的MBA的教育,基本的商业训练,很有可能你不会犯特别重大的错误。但是如果你不能秉着公心,不能想到不谋私,很有可能你会跌大跟头。
用人之道
曾国藩是这么说的:“带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再加上我这个第五“不贪财”,就这五条综合起来,如果都能做到,就是一个很好的中层干部,也具备了很好的成为一个高级干部的基础。
曾国藩还说了一句,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在说了这句之后,他说,“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就是说,如果你内心是善良的,是忠诚的,是有意气的,是有血性的。通常我们刚才说的四点——不笨,不怕死,不急急名利,不惜力,这四“不”你可能都能做到。如果在大是大非面前,你又养成了长期的习惯,不贪财,这五者你也都能做到。
曾国藩讲的选人,以及我们如果作为中层干部或初级干部,能把刚才的选人标准当成自己一个做人标准的话,我想是非常实用的,我当时也是按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
我非常佩服华润集团用人的方式方法,他不是在所有的时候、所有的情况下,都用一流人才。不是一流的智商,不是一流的情商,但是还能做到一流的业绩,这是怎么做到的?
我当时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现在有了结论:第一,战略是非常重要的,华润强调战略管控,在战略问题解决之后,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选好中层。
他有可能智商、情商没有这么高,但是在管理环境下,他至少不笨。他不怕死,敢于尝试,敢于牺牲自己,敢于推功揽过;他不急急名利,能够吃一些亏,能够不那么着急被晋升,不那么着急被奖金所鼓励;他又不惜力,他愿意工作七十个小时一周,八十个小时一周,甚至九十个小时一周,拎着包就走,能够把力气花在做生意上,他不惜力,能够把力气扑上去;最后他能够不贪财,能够在公事上公事公办,不谋私利。
其实华润用这种二流、三流的人才,就因为能够做到上面的五“不”——不笨、不怕死、不急急名利、不惜力、不贪财,就能把一个大公司、把多项多元化的业务越做越好。
今天为什么要讲这个课题?
因为能打的中层干部、能成事的中层干部,如果有一定的数量,你这个公司、这个机构一定能够成事。
当时我在想,念珠为什么是一百零八颗。后来有一天忽然看到华润集团在培养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干部的时候,我看到,如果说你有八个能打的,大家三观相同的同事,在同一个层面,大家稍稍分分工,其实这八个人(别说是一百零八个),就可以成一些大事儿。如果说你能有一百零八个特别能打、特别能成事的中层干部,你别说大事了,你甚至能够治国平天下。
如果说,你跟我讲,冯老师这个五步太多了,能不能给我减少一点。如果让我在里面挑,挑三步,是什么?咱们假设不贪财、不谋私是基础的基础。那我如果挑三步就是,不贪财、不怕死、不惜力。不贪财,不怕死,不惜力,就是一个合格的好干部,假以时日,假以时机,就很有可能成为一个高级干部。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聊聊你的思考。
也特别欢迎大家点击音频页面的分享按钮,把这一期分享给你的亲人、爱人,或者朋友,甚至你的敌人,我们下期再见。
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行,我是冯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