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1
怎样管,孩子才能听——女孩作业难静心
女孩作业难静心,边做边玩速度很慢,上课爱走神,成绩上不去……
父母很着急,听我在学校讲座后就找我约了咨询。
孩子的沙盘做得非常漂亮,高低错落有致,同龄人中头一次见。我的结论:孩子生理和心理发育上没啥大问题,只是家长不懂这类孩子怎么教。
约定第二周亲自管一下孩子作业,以便帮父母找到最适合孩子的学习管理方法。
管作业中:
告诉淘气的“你”,不要影响“你”做作业
小女孩注意力确实够涣散的,不管是听我说话还是自己说话,手脚经常是另做它事,一会儿用手拉拉抽屉一会儿用脚勾勾书包,一看就是个对学习静心没有概念的孩子。
看着她的眼睛,指着旁边一把凳子我对她说:“学习时,要把淘气的你,放在这里;让文静、聪明的你,帮助自己,这样才能找到学习快乐哦!”我边说边夸张地用双手从她身上捞了一把放到了椅子上。她笑眯眯地看着我,对这一 “游戏”挺感兴趣。
孩子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只是一味告诫训斥打骂,只会增加他潜意识反感。开始时迫于家长威力还能服从,年龄增大,自我意识增强,反抗意识就会越来越强。总有一天,他琢磨出自己的对策,或者趁你转身赶紧玩几下,或者双脚在你视线无法控制的范围内不停摆动。更糟的是,如果孩子找不到合适的焦虑释放方式,就可能转化为啃手指头、脸部抽动、频繁眨眼等动作。
用“两个我”法,可让孩子从潜意识层面(发自内心)认识到注意力分散不利于学习,同时还可解开孩子自责的内心纠结,集中心力学习。
集中注意力,对于很多孩子来讲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过程。它就像一片土地上播种小苗,发芽、长叶到茁壮长成得有个过程。
女孩上学已有一个学期,对父母管教方法也早已琢磨出了自己的应对之道,她能在父母生气斥责和自己的放松快乐之间切换游走。所以,要想培养她学习好习惯,还得从头开始一点点来。
“电视机”让她有了阅读兴趣
孩子缺少学习兴趣,最直接了当的解决方法就是化学习烦恼为学习快乐。
“什么作业你最不喜欢?拿出来给我看看……我会变魔术,可以变成你最喜欢的。”我说。
“……读-和-背。”她拿出书慢悠悠地说。
“哦……你知道吗?我们脑袋里有个电视机,如果一边放电视一边读是不是很有趣?“我认真地故弄玄虚。
孩子都喜欢看电视,尤其是那些对学习没兴趣的往往都是电视迷。所以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两眼就直勾勾看着我,放出光彩当然也带着困惑。
得,吸引了她注意力,达到了我目的。
电视机是指脑内图像,这个功能孩子都有而且比成人更为强大。那些注意力容易涣散的,往往这一功能还强于一般孩子。脑内图象若和学习内容一致就成了记忆好帮手,反之注意力就会被带跑。
“你先抱着这个海宝……“ 我塞给她一个毛绒玩具。手心接触毛茸与柔软可让人更为安心静心,这也是笼住孩子注意力小技巧。当然只是暂缓之计并非长久方法,适当时候再将它去掉。
“你把它当孩子,闭上眼睛,听我读,看看你的电视机高级不高级……你要注意力集中哦,要不,你的孩子会跟你学的哦!”
我刚读完第一句,她马上睁开眼睛说:“不太好玩……“
估计她注意力不能快速集中。
注意力涣散的孩子经常在快速集中注意力上就落后了一步,就像跑步发令枪一响,人家第一时间冲了出去,而他总要迟疑一会儿才跟上。
我不动声色继续读第二句。
“……好玩……有图像……很美呢!“她轻声说着,脸上浮出欣喜。
“轻轻地睁开眼睛……嗯,接下来,你自己一边读一边放电视机,可以吗?“
她高兴地捧起了书。
她读得很有表情,能感觉到她脑海中已出现了图像,但当读到“万紫千红”时,看着“万”顺口就读成了另一个字。
女孩想象力非常丰富,思维属于内倾类型,我将这类孩子称为“右脑型”(创立四型人格理论后,这类孩子就归类为聪慧型)。看着A读成B的现象,在低年龄孩子中本来就比较常见,右脑型孩子更是如此。
一般都简单认为这是孩子不用心,若能深入他们大脑就不难发现,其实瞬间错综复杂的思维现象让神经系统还未完善发育的他们难以操控。每个人的注意力跟身高体重一样是各不相同的,以同样的标准去评判,无异于让年龄迥异的运动员都站在了一个起跑线上,无公平可言。
我让女孩一还读一边出现脑内画面,是需要左右大脑同时启动的。左脑负责音读右脑负责出画面,如果两边的合作性不好就会出现打架。有时左边夺了右边的权,读的时候就没有了画面;还有的时候右边赶跑了左边,就会陷在图画的海洋里对字失去了敏感出现跳字漏字。
因此,越是这样的孩子越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全脑学习训练。但注意力存在于孩子大脑,存在于他们身体内部,我们强硬的语言无法直接干预。只有让孩子身心愉悦打开心门,我们手中遥控器发射的信号才能进入他们的大脑产生作用。
“你的电视机声音坏了,要修理一下了。”说着,我用手在她身上假装着拧螺丝,嘴里还“咳叱、咳叱”地发出响声。她乐了。
接下来读第二句她更用心了,不但声情并茂而且一个字也没读错。
我说:“嗯,这次的电视机高级了,不但图像好,声音也正常。但要保持哦!否则你这么聪明,别人哪里能知道?”
建立自信,提高自觉
小女孩仰头问我:“你知道我们班最聪明的人是谁吗?”我摇了摇头。她跟我说了个名字。我知道,这小姑娘觉得自己在学习中不够聪明,随着老师和家长的评价,将自己定了位。我要激发她的自信心,这也是调整学习态度的关键。
我说:“难道你不聪明吗?你做的沙盘不是很好看吗?”她高兴地点了点头。“这么漂亮的沙盘能做出来就是很聪明的喽!”
我看着她的眼睛专注地问:“你觉得……是那个女孩特别聪明,还是因为……她在学习时,把淘气的自己放在了一边,让文静内向的自己用心学习呢?”
女孩说:“是她在学习时把淘气的自己放在了一边。”
启发式的教育开始时显得很费事费力,但一旦开了头,做了铺垫,以后就轻松了。
注:
与小女孩对话貌似轻松简单,但我在其中也刻意关注了几点,也可以说是一些沟通技巧吧。
比如,说重要的内容,一定要看着孩子的眼睛,视线与她持平。这不仅仅给孩子传递尊重,让他们更愿意开启心门,而且还考虑到很多右脑型孩子,他们听力特别好,经常是眼神游离地在听话。这种听法,很多时候都能听懂,但是难以入心,即便是入进去也很乱,要用时提取困难。
上述谈话中我还借用了“首尾呼应“这种写作技法。开头我就说了“淘气的你“和“聪明文静的你“,后面我又用同样的词语去绕当下的话题。复杂的事情简单说,简单的事情重复说,重复的事情有趣说,这是与心智不够成熟孩子沟通的基本技巧。这种孩子脑子比较乱,你说话时如果概念太多,他就容易过度发散思维,你所强调的重点就会被淹没在一堆散乱的信息之间。
还有就是抓住孩子最关心问题展开你想说的话题。比如女孩提到的班上最聪明孩子,显然这是她心中一个梗。顺着这个梗去安置我们想传递给她的信息,攀附就更容易。
“画面”增强理解,“静心”认真读题
我还教了女孩用“出画面”法朗诵词语,同时辨析词语的意思。
我指着书中“朝霞、朝阳、朝气”挨个儿问意思,她说“朝霞”就是早上被太阳照红的云,但不知道“朝阳”是什么意思。我说“朝”是早上的意思,你已经知道了,那么再看看“阳”的意思,你就可以知道整体的意思了。她想了想说是“早上的太阳”。我说,你看有些题目只要你用自己聪明的大脑想一想就可以自己解决的。
——这孩子学习时不假思考的习惯已经养成,亟需改变。
我让她继续寻找不喜欢的作业。
她拿出阅读文章对我说,这些题目很难。我看她挑出来的所谓最难的其实很简单,以她的能力,只要认真读题就一定能做出来。
我对她说:“把淘气的‘你’放到椅子上,让文静的‘你’帮助思考,你就能知道答案了。”
注:我乘机重复了一下我的重点,也顺势在她的心梗上又绕了一圈儿。
女孩妈妈跟我说过,题目做错时让她再读一遍就会了。不认真读题很影响学习,但必须要让孩子真正明白自己问题所在,并愿意改变。否则,家长和老师的指责和担忧只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听了我的话,女孩静下来开始看文章。不一会儿,她抬头告诉我说会了,还跟我讲了答案的具体内容。接着,我又用同样的方法解决了另一道她认为不会的题目。
她说:“没了,我都会了。”
“总结”加深记忆
时间差不多了,我该告退了。我跟她总结了一下,说:“今天我送了你一个电视机,还有就是学习时要将淘气的你放在一边,让文静的你帮助你。要记住哦,要用哦!”
她眯眯笑着点了点头。
我说:“你想不想把学习变得有趣些?”
“想……”
“那你就要用我教你的方法。我这里有趣的方法可多了,但如果教了你不用,下次可就不教了。那么多小朋友,都等着让我去教呢!”
我还跟她为此击了掌。这种方法显示了我和孩子的平等,也让孩子有个特殊的承诺,促使她对自己行为有一定约束。
后记:
小孩子一般场域感都很强,很容易活在当下。就是说你营造了一个能入他心的氛围,他的心门就开了,一些道理也就进去了,他的改变意愿也产生了。但如果回家以后,父母不能够营造那种入他心的氛围,很大程度上他又会回到从前。
所以,对于缺少自主意识的孩子,父母沟通方式的改变也就决定了孩子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