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本身的创造性

很多时候我们不喜欢读诗,太难了,看不懂,要读懂,中间还要经过几次烧脑的翻译,想象和加工才能有那么点丝丝的味道。就好像一包小小的精致的茶叶,外面覆盖了无数层厚厚的包装,让你望而却步。

但是又打开以后又不得不惊叹于诗人如此的精思奇构,让人流连于此,回味无穷。诗人写诗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读者读诗又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二者形成和鸣。

诗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构思可谓匠心独具。是人跳动读者的想象来参与,却并不提供信息的全部,他只提供了最有特点的系部,把其他部分留给读者去想象,让读者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诗歌的语言越能调动想象,越有质量。关键是要有效地调动是人,要表现的客观世界和主体情感是无限丰富的,人类的语言不可能全部表达出来。是人只能选取其中最有特征的部分。特征不是整体,但是它可以刺激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把他们的经验和记忆激活。被世人排斥了的部分就由读者自己去想象和填充。

所以说,诗人的语言,从正面来说,要抓住有特点的局部,从反面来说,就是要大幅度省略,在特征以外留下空白

另外我们还要明确一点,诗歌的想象性与语法存在一些矛盾。诗歌往往连一个独立的句子都难以构成,但是并不妨碍我们读诗。这样反而会让读者去想象词与词的关系,让读者自由发挥。相反,若由诗人规定好了词与词的位置和关系,诗歌的活力也就丧失了。

人类比之这个世界最难能可贵在于自身无穷的想象,这点想象让艺术得已长存不败。艺术的美也许就集中体现在这点点滴滴的留白空间,这一点空间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呼应着人类的想象世界。

从中可以看出,真正好的诗歌不应该只是景物的还原,更应该是触动读者内心情感的产物,能够激活读者内心想象的诗情画意。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青梅摘此葱木枝, 酒香四溢人却迟。 海石不哭心可死, 但愿长生躲虚日。
    囚青鸟阅读 1,170评论 0 1
  • 清晨的空气颤栗宛如丛茶 细雨缠绵亲吻脸颊 望春风拂柳如养州三月烟花 发间遗落丝丝暖意 心动沉醉酌酒迷离 桃花树下听...
    一戈之途阅读 1,742评论 0 0
  • 十一月一日,天气阴。 仅一瞬,已经是十一月。周围的世界像一个巨大的冰冷的玻璃容器。带着湿嗒嗒的气息。开始和离别的味...
    花好月圆妞儿阅读 2,607评论 0 2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市。 故乡应该是大部分人的答案吧! 无论你是四处流浪,还是潜心修行,总有个地方时时刻刻等你归来...
    0城三点半阅读 3,486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