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孩子一个同学的妈妈聊天,她说儿子开学走了感觉特别轻松,再也不用工作一天,累的浑身难受,还要费心费力的给孩子做饭了。
类似的话我听了很多了,包括我七十多岁的老妈也是,她的大儿子,我的大哥,已经将近五十岁了,假期里带孩子过来一起住,大的要上补习班,老妈每天早早起来做饭,小的四岁,老妈白天要各种陪玩,觉得非常累,很是吃不消,经常找我诉苦。
相比之下我在这一点上就没觉得那么为难。
儿子从小我们就比较注重培养他的生活能力,四五岁自己叠被子,帮我洗碗,到家门口的小店买东西,十来岁会蒸米饭,煮饺子煮汤圆,到现在,他已经可以自己做各种他想做的饭菜了。
所以,整个假期他在家,赶上我不舒服或者我出门的时候,做饭的事儿就顺理成章的由他完成了,不仅做饭,其他力所能及的事儿甚至有点儿挑战的事儿,我们都会要求他做,他也都能按要求完成。
比如暑期家教,他带了五个学生,教英语,补数学,自己每天备课,和家长沟通,从来不用我们参与,很是被家长认可,舅舅公司的门卫有事儿请假回家了,他每天晚上过去看厂,偌大的三层楼的大院子,他一个人,也一点儿不发怵。
说这些,并不是说我把孩子培养的成功,也不是在自夸我的儿子有多能干,只是想说,和很多妈妈相比,我更愿意让孩子自己尝试,自己承担,所以,他的能力增强了,我也没那么累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成长的需求,都有承担责任的渴望,到了什么样的年龄就可以做和年龄匹配的事儿了,可是很多家长过于担心,怕孩子有危险,总是小心的保护着,其实,只要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常识,再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慢慢的,他们不但不会伤到自己,还会自己摸索出许多新的方法。
现在很多孩子过的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对孩子的首要要求就是学习好,其次是平安健康,其他的好像都不在意,所以我们看了太多女孩儿十几岁了不会洗自己的内衣,男孩子十几岁了,出门办事儿还要妈妈陪着,不用说为父母分担,他们连自己的日常事务都处理不了。
是孩子们无能吗?当然不是。是父母不肯放手,不给机会,这表面是爱,是保护,其实是在剥夺孩子的成长机会,剥夺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权力!
孩子因为没有机会尝试,就无法体会独自完成一件事儿的喜悦,也无法体验自己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兴奋,又因为很多小事儿不能独立决定,大事儿更不能自己做主,所以即使身体在逐渐长大,内心还是缩在小孩子的模式里,对外面的世界会有太多的不敢把握,不敢面对的迷惑和恐慌,因此就缺少了许多的挑战勇气和决断魄力。
这样孩子会觉得幸福吗?当然不会,生活的如此被动的孩子,怎么会觉得幸福?父母觉得幸福吗,肯定也不会,孩子小的时候他们觉得理所应当,孩子大了,他们就会觉得委屈难过了。
就像我儿子的几个家长,就像我七十多岁的老妈。
我儿子的家长觉得孩子不懂事儿,不体谅父母,自己很辛苦。我老妈觉得儿子媳妇每天上班很辛苦,不舍得他们自己做早餐,更不舍得大孙女上学吃不好,小孙女一个人玩会寂寞,所以,最后就只能自己咬牙挺着,表面高大无私,内心疲惫不堪,牢骚满腹。
我儿子的那些妈妈,她们其实完全可以要求孩子在妈妈下班时做好饭,不会可以学啊,大二的学生,能写文章,读英语,学好数理化,简单的家常饭怎么可能学不会?再说,一次学不会可以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这样的事儿不过就是练个手熟而已,平平常常吃饭,又不要求米其林大厨的水平,怎么可能学不会?
还有我那七十多岁的老妈,儿子媳妇本来正当壮年,完全可以自己起来做饭,他们养儿育女本来就是自己的责任,就算有难处也该是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不想做饭还可以花钱买,嫌买的不好还可以请小时工,小孙女四岁了,白天完全可以自己玩会儿玩具,适当看看动画片,七十多岁的老奶奶没必要一直给她当道具,全程配合她所有的要求。这样不仅自己不会那么累,也是在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
但是,无论是我老妈,还是我儿子同学的家长,还是我认识的很多其他父母,都没有这个意识,他们自己承担一切,怕孩子有危险,怕他们太辛苦,怕他们处理不好自己的事儿,所以,事无巨细的包办一切,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看不到父母的辛苦,也意识不到自己的责任,所以,父母疲于奔命,苦不堪言,孩子悠哉游哉,不以为然。
顺理成章的,一批批辛苦的父母培养出一批批巨婴,自私,懦弱,没有责任感,冷漠,啃老,唯我独尊。
有些夫妻关系也是这样,很多丈夫或妻子,自己独立承担家中的重任,不对另一半提要求,怀着伟大的牺牲感和付出精神,咬着牙去做很多自己已经无力去做的事儿,最后因为力不能及,或者因为超负荷透支,自己身心俱疲,而另一半却以为对方喜欢这样做,或者因为自己没机会做而自以为自己不会做,或不敢做,天长日久就觉得自己不必做或不应该做,然后一方委屈痛苦,另一方浑然不知,最终导致关系决裂。
很多其他关系里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比如职场上,委屈自己做老好人的,结果就是成为大家的杂役,自己忙的团团转。别人认为理所应当,就像《三十而已》里周小芹最初的模样。
朋友之间也是如此,一方不真实的表达需求和感受,过多的付出,也会让关系失衡,最终被瓦解。
把别人的责任还给别人,把自己的要求和感受真实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让自己活得舒展,自在,别人也才会看见理解并尊重我们,这样对大家都好,每个人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付出自己该付出的辛苦,彼此独立,然后才能共赢。
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我原来看到的一句话,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天下的事儿只有三件,自己的事儿,别人的事儿,老天的事儿。我们要学会的就是区分,能做好自己的事儿就可以了,别人的事儿适当帮忙,老天的事儿就交给老天好了。
有些委屈真的是自找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儿,不侵犯别人的界,也能守住自己的边界,很多委屈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