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愿在恶劣天气时叫外卖。

下雪啦!

昨晚,看着漫天纷飞的雪花,我犹豫了好久要不要出去吃饭。最终还是决定待在家里,随便煮一点馄饨算了。

就是不太愿意叫外卖。

原因无他——只是觉得这样的天气,很不适合室外工作(尤其是开着助动车火急火燎地赶路,不仅受冻,而且更危险),所以我不想给外卖小哥增加这样的工作。

听起来有点傻哦?

去年7月22日风雨大作那一天,我在窗口,看到楼下一个快递员在努力把车倒进自行车棚的入口,借着小小的顶棚避雨。当时看着挺心酸的。

我就发了个朋友圈,说这种天气,可以的话就不要叫外卖了。

有几位朋友回复如下:

想想似乎确实如此。

但这个问题,还得分几方面说。

其一

你看到过路边断手断脚的小乞丐吗?你选择给钱还是不给?

你听说过印度的很多迫于家境而出来卖淫的小女孩吗?你赞成嫖客选还是不选她们?

讨不到钱的小孩,接不到生意的雏妓,当然得不到好的待遇,甚至可能落到极悲惨的地步。

所有这些背后,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太多,在这儿不做探讨。但,给小孩钱,或者光顾一位雏妓,以行动支持他们的“生意”,绝对不会是正确的帮助。即便出于同情。

我不反对乞讨,我反对的是逼迫他人乞讨、甚至因此拐卖、残害儿童。

我不反对卖淫,我反对的是逼迫他人、尤其是儿童卖淫。

每份工作都有好有坏,每件事背后也都有复杂真相,很难一刀切地评判对错。但许多事发展到某个极端,往往就会变成恶。参见上述例子。

也例如送外卖这件事。

我不反对外卖,我只是质疑极端恶劣天气下依然坚持外卖的必要性。

不能说,这是他的工作,所以他就该做,做到极致都不得歇。文明发展到现在,就算是纯劳动力者,也早已不是为秦始皇筑长城的劳工了。

劳动法一改再改,不就为了更好地保护劳动者?

那么换句话说,在如此迅猛发展、弱肉强食的外卖行业,对人的同情与保护,是否有可能在某些时刻战胜眼前可观的利润?

对顾客而言,这一份同情,是否也可能有一两次战胜自己片刻的口腹之欲和惰性?

仅仅出于对人的体恤。或者,仅仅是一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而已。


其二

当然, 你要说没人叫外卖,他们靠什么吃饭?我也无话可讲。毕竟,无论下雨还是下刀子,人总是要吃饭的。

生意也总要做。但这生意怎么做,怕也大有讲究。

外卖公司具体怎么管理外卖员,怎样派单、奖惩,说实话我不清楚,不敢妄加评论。

但作为一名吃瓜群众,也总能对这个并不友好的生存状态看得出一二来。

图片来自网络


吃瓜群众照着常人逻辑,就这么想想——比如在极端天气时,和打车软件一样给予自主选择权?增加奖励和补贴以鼓励接单?

“选择”这个话题又常常引起争议。到底怎样是尊重了人的意愿,怎样却是看似有选择但实质仍为压迫?

不说别的,只贴一段韩愈的《捕蛇者说》: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而吾以捕蛇独存。……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念书的时候应该都背过,就不作解释了。

文中蒋氏,算不算有选择的权利?

嗷嗷待哺的顾客就是上帝。你愿意也得送,不愿意也得送,要不就别干了。常态下这个原则可以成立,但在特殊情况下,它即变相成为一种压迫。

所以,如果这压迫只是猜想,那被打脸我也很高兴。

如果这压迫是真实,那我选择不参加。


其三

但总有一种压迫隐隐存在着。

近几年,新闻里也好,朋友圈也好,广泛流传着外卖小哥如何辛苦、如何遭罪的帖子和照片,呼吁大家善待他们。

于是我们再也不敢投诉啦,就怕一投诉,人家一天的工钱没了。

顾客投诉 = 外卖员被罚款 = 一单甚至一天白干

这个等式究竟是谁使之成立?

顾客维护自身的利益,有错吗?

是谁把顾客维权的正当行为,转变成为一种行为不当?

是谁一招乾坤大挪移,把顾客投诉的压力和责任全部施加在一个外卖员身上?

是谁把“事”的问题,变成“人”的问题。把制度、方法、运营的问题,变成道德问题?

公众的同情心,把所有订单都评成五星。对顾客的道德绑架,变成公司自身运营管理问题的遮羞布。

天下太平。

只有外卖小哥今天哭,明天跳。


其四

这两天正好看到一则新闻,一位先生在电梯里劝说吸烟者,结果年老的吸烟者在争执中情绪激动突然死亡。

亡者的子女这样说:

我只能表示——



之前也有一些在我看来很类似的事情。比如以5-10码的速度缓缓开出停车场的轿车,把相隔一米多远的小孩从助动车上“惊吓”得摔了下来,结果得赔钱。

再一次表示——



正如劝烟事件的一条评论所说:


说得挺好的。

人情大过是非黑白。表面上的弱者,便先天具有了道德优势,这对国家提倡的法治到底有利还是有弊?

打着人情招牌骗好评,对公司的发展又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

依然回到外卖这件事。

如何不将外卖员置于一个“弱者”的境地以换取同情。

如何理性地处理顾客投诉,而不将投诉等同于对外卖员的加害。

如何从投诉中分析原因,而非一股脑儿认作是外卖员的错误。

如何根据这原因进行适当的惩罚,而非罚几倍于其工资的罚款,将他逼向绝境。

最根本的是——

如何将精力放在“事情”本身,而非涉及其中的“人”的身份、地位、以及所谓的强势弱势?


最后

给予人应有的尊重、怜悯和设身处地的同情,给予事应有的理性、公平和正义。

这当中的平衡固然很难,但总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销售高手、精英团队培训教程 完整讲义 ...
    八戒369阅读 33,537评论 10 377
  • 2011年底,我带着倔强,和不服气到了魔都。租住在一月730块钱的多人间里。拿着一月并不太多的薪水。 最初的办公区...
    417ab8ff3136阅读 682评论 1 0
  • 梦见自己是一个帖勒瑞精灵,和同是帖勒瑞的小伙伴在诺多人家做奴隶,有一天一激动逃跑了,跑进了附近小区的森林里-_-|...
    V匿匿阅读 153评论 0 0
  • 公司楼下食堂吃完午饭,我塞上耳机,放倒座椅的靠背,选择自己最舒服的角度,半瘫式的窝在椅子上。我缓慢地左右旋动着椅子...
    一撇工丰月阅读 84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