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就一个人》 (刘同)

每个人都有很多群。因为公司一个新项目,有一天我被拉进了十几个群,终于意识到微信就像金角大王的瓶子,人生、灵魂、时间统统被吸进去。

那段时间的群置顶也是眼花缭乱,我觉得取名的同事们一定没有生小孩取名的烦恼,明明每个群里的人都差不多,但真的能十分准确地让我第一时间分清每个群的功能是什么。

项目小群=公司自己人的群。

项目小小群=只能发牢骚的自己人的群。

项目宣传群=所有对外发布的稿件需要发到这个群。

项目决策群=任何流程的推进都要在这个群确认。

主创群=好消息就发这个群,坏消息就交给负责流程的同事。

亲爱的项目群=甲方、乙方合作很好的同事,不会红脸,一定会帮忙解决问题。

项目最好看的群=什么都能聊什么都讨论,心态年轻的人所在的群。

项目每日沟通群=汇报第二天计划,总结当日工作。

项目统筹群=牵扯到跨部门需要讨论事宜。

项目哈哈哈群=项目进展中所有好笑的事只能发在这个群。

项目总结群=检讨第一,开心第二。

有人很讨厌群,我有几个朋友很明确地声明:不加群。这样的朋友就是两类:一、大老板;二、没老板。

我对群没恶意,群对我也没恶意。惯用的做法是屏蔽群消息,不然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看手机。有人问如果错过重要的消息怎么办,我的感觉是——如果一个消息能错过你而进行,表示你并不重要。

如果一个消息需要等你回应,你不回应,一定会有同事给你打电话告诉你。工作群只是一个告诉大家“我在”的工具。

在微信里输入一个好朋友的名字,你会找到和这个朋友所有相关的群,每个群的建立都有一个故事。这个朋友和你在一起的群越多,证明你们认识的共同好友就越多,以及你俩越有可能是相互照顾情绪的朋友,所以在群里即便你不回消息,对方也能代替你顶上。

我时常跟朋友怀念过去微信扣扣还不那么普及的时候,甚至是以前电话没出现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下班了就真的是下班了,不会有人半夜打电话催问某件事项的进度。不过作为打工人,我实在也挣扎不了,因为我需要这份工资,那么连同这份工资一起的一切我都需要接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