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有什么东西是你热爱并且最喜欢去做的,一个未完成的梦想?”……
这句话出自法国作家马克·里维的作品《偷影子的人》,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停顿了一下,看书的节奏被间断了那么一会……
这句话一定让我想起了一些什么?但是那些意识很模糊,有些思想触觉被惊动了一下,而那被惊动的神经延长线又很长,以至于模糊的一时无法辨识……于是我索性在电脑上新建了一个Word 文档,想把这个被惊动的触觉描述清楚……
这句话之前是有一个故事情节的,一个刚刚转学的小男孩因为没有遵守课堂上老师的要求,而被处罚在周六学校休息的时候到操场上扫树叶三个小时。当其他的学生在初冬的冷峻空气里坐在家里吃着早餐看电视的时候,这个孩子努力的在跟落叶奋战。一个小时后,学校的门卫和孩子的闲聊里,问到了这么一句话。
这句话是一个成年人向孩子的内心世界发起的一个问题,看似是一句简单的闲聊,它却引入了时间感和想象力,令每一个人都会有个深思的瞬间。我想,我是因为“热爱”或者“梦想”这样的词汇被触动了。
每个人的孩童时期,对于生活的好奇和无知,都会发掘出很多东西令他们疯狂的热爱的事情,哪怕是一件极其枯燥无味的小事,都可以在孩子的心里掀起许多乐趣,而乐此不疲。成年人的“热爱”会更物质化和更有目标性,梦想会更加切合实际,因而,每个人孩童时期的梦想会偏离了热爱”这个初衷渐行渐远,“一定有什么东西是你热爱并且最喜然去做的,一个未完成的梦想?”这件事情,往往是最先被放弃的,因为梦想是虚无的远方,而现实生活里的挣扎最是逼人。这样的一句话里,孩子的心里还有热切,而成年人心里可能就是一声叹息……因为这句话里蕴含了许许多多人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程中,接近、追索、放弃而后远离梦想的时间轴,或者说是思想轨迹。
写下了这么一段话之后,我也就明白了,之所以受到触动,是因为曾经“梦想”的时间轴一下就拉到了眼前,而我已经丢了梦想。我看书时的停顿和被间断,是被这句话提醒了一下:一种遥远的、捕捉不回来的情怀叫做“梦想”。
我的影子覆盖了我的梦想,梦想在影子的黑晕里被掩盖了。
书里说:“父母总是会向孩子保证,听从他们的安排一切都会顺利度过,一副每个成年人都是从幼年这么过来的有经验的样子,其实他们全忘了他们心里也有过彷徨失措的无助,他们已经老了。”这么一个剧情对白,竟然反转了我的一些思想。
小男孩真诚的表述出来的生活,说的竟然也是我的生活。我一直以为,我是我15岁女儿的母亲,血缘上的关系令我视她如生命般宝贵,而我并没有从时间轴的角度上去俯视我们的血缘关系。在我女儿的眼里,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并不是老她三十岁的影像,我穿着属于成年人的老气横秋的衣服,说着上个世纪的话,即使在她们充满想象力的年龄里,她们也绝对不愿意去想象自己三十年以后的模样,当然也根本不去想象她也会变成此刻45岁的我。而我,真的就是每一天努力的拍着胸脯向孩子信誓旦旦的证明着她无法预见的未来会在我的最大努力下一切变得顺利……
看到书里这个小男孩的心声,这句话让我感到惭愧,是因为女儿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像我所保证的那样毫无波澜:她有各科学业知识上学不懂的烦恼、与各种年龄各种层次的人打交道的烦恼、购买欲望上的烦恼、对未来生活自己无法掌控的烦恼……当我所能使用的力量没有取代我的行为和思想为她带去这种美好的时刻时,我想那还是因为我没有做好母亲这个角色,还没有完成好自己的使命,甚至可以说“母亲”这个身份让我活的漏洞百出。
我试图让她走在我身体的阴影里想替她遮风挡雨,却忽视了我的影子挡住了她内心渴望的阳光,她正努力的想挣脱我的束缚和阴影活在她自己的阳光下。我想,是我偷走了孩子的影子。
影子是内心的写照,可以超出身体变得很高很长,又会被压缩的很瘦很短,它可以压制住别人,又时不时的被别人遮住了风采。
“大人为什么总想着要为每件事情找出一番解释呢?”这本书让我悟出了点儿什么道理,这恐怕也是我要写出这篇文章的不可解释的原因吧。
书里面同样也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激励:“一切还来得及,当我们喜爱某些事物时,永远都不会嫌晚,帮助她成为她应该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