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通过视频看了全班的情况,全员49人,缺一个,她平日里沉默寡言,羞涩,见人就微笑的一个小姑娘。她是高一学期末,文理分班之后来我班级的,性格内向,对学习有要求,但不太愿意提问,最多和性格同样内向的孩子一起交流。高二—高三这一年半中,我一直在试图与她交流,尝试从各种角度切入(这里需要感谢兵哥),希望能够在学习方式方法上对她有所帮助,但是始终没有办法和她进行真正的沟通,每次谈话只能小心翼翼试探着进行,效果甚微。
我给班长周奕萍发了QQ留言,把小姑娘的联系方式给我。我想打个电话沟通了解下情况。
在担任高三7班班主任期间,我本有权限可以通过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找到家长的电话号码。确认援疆之后,班主任任课老师需要调整,于是,在寒假等待期间,我与曹磊老师进行了班主任交接工作,德育处也将我的班主任权限取消了。
这事情怪我,没有存好家长的联系方式,网校上有所有家长的联系方式,可以导出EXCEL表格或者截图保留。实在没办法,也不好意思再让德育处的同志为了我的一个电话再操作一遍。
好在周奕萍做事细心,保留了所有同学家长的联系方式。寒假推迟隔离期间初期,需要填写各种信息汇总表格,我都是把样表、要求发给她,由她汇总好之后发我。
今天早上6点58分,周奕萍QQ回我了,把她家长的联系方式给我。我拔通了电话号码,那边传来熟悉的略显疲惫的声音,那是她父亲的声音,一个普通劳动者,从他那不算标准的普通话里可以感受到对女儿的关心,但是作为父亲除了焦急之外,专业知识不足导致他无能为力。
“**家长你好,我是顾老师,她最近情况怎么样”,我小心地询问着。“她好一些了,但是还是不愿意去学校,自己有时候在家学习,不过她现在愿意和她妈交流了,有时候还和我说说话”。是的,这情况比之前好多了,原先是一个人待在家里,都不讲话的。我很开心,但又在反思。是不是我平日里给的压力太大了,导致她承受不住这种压力,但是从班级同学的反映来看,我管理班级的风格不会让学生喘不过气,当然我的出镜率还是非常高。平日里,我更愿意和他们交心,男女生不同的性格,我会采取不同的方法。
看来,以后还是要多多注意了,孩子读书能出人头地固然好,如果有困难,我们更多地是需要耐心地引导、疏导,要知道成绩不是唯一评价孩子的标准,成人和成才都是不错的。我们的家长都很忙,包括我们自己,但是再忙也要留点时间和孩子交流交流,而且交流的内容不能只是学习,要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有逆反期的。平日里多交流,保持这通道畅通,不能早早地就有了代沟。
遗憾,今天没能和她电话里沟通,我也不敢问,争取下次能不能和她电话里聊聊,我们不聊学习,聊一聊其它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