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宜居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农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农村地域广袤,居住着6亿多人,如果农村的生态环境搞不好,建设美丽中国便无从谈起。

      实现绿色生产与生态环保的良性互动。守住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农村的生产、生活与生态是一个天然的有机体,我们必须尊重规律、保护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实现无害化、低排放、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从最基础的方面入手,切实解决其出行难、用水难、如厕难等问题,这样才能让农村更清洁、更宜居、更便利。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着力改善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任接着一任干,才能扎实稳步推进。

      农民是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主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如何,美丽乡村建设得怎样,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生活幸福与否。因此,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要切实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

      增强农民主人翁意识,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建设美丽乡村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广大农民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最了解乡村生态环境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最知道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痛点、难点在哪里。农民对农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有深厚感情,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愿望最强烈,对相关举措最欢迎,也最有发言权。所有这些,都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宝贵资源。

      增强农民主人翁意识,要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以提升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目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建立在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的基础上。

      生态与经济发展缺一不可,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任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都最终会付出代价。环境好,人才才会返乡,才能更好建设家乡。乡村人美、景美,实现乡村振兴指日可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