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从我出生的产房开始,当我旋转着脑袋肩膀从妈妈的身体里勉出时,我已经有了“三早一晚”的期待,那就是——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晚断脐!
1.早接触,顾名思义就是说我一出生就希望能跟妈妈亲密的肌肤接触,这样会让我感觉更安全,据说有助于稳定我的心跳血压甚至血糖。可惜Lucky我出生在南方的寒冷冬天,出来全身胎脂,医生洗洗干净后就把我裹成粽子放在妈妈身边了,妈妈只能勉强跟我脸蛋接触一下。有条件的话,妈妈可以提前跟医生沟通好,这样宝宝收拾妥当后就可以被光溜溜的丢到妈妈肚子上去找奶了。
2.早吸吮是指一出生大约半小时就开始吸吮喂奶,这个时候往往是半躺姿势,宝宝趴在妈妈胸前,他会自己循着散发着羊水味道的乳房找去,自主的深深含乳,用正确的姿势吃到宝贵的初乳。我还算比较幸运,在手术室观察的时候已经开始吮吸了。这是最本能的反射,我在刚出生的时候很好的吸了一顿乳房,然后被用奶瓶喂了点奶粉,再次回到妈妈身边时就又不会吸妈妈的乳头了,可见,早吸吮有多重要。
3.前面两早会触发后面的早开奶,刺激妈妈尽早开始泌乳,这样我就有食物,开始我在地球的吃喝拉撒了。更多母乳喂养的知识,可参见母乳喂养大本营,他们是专业的。
4.晚断脐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妈妈产前听过讲座才知道这茬,在产床累的奄奄一息的时候还记得跟助产士阿姨说,请帮我们晚断脐。助产士阿姨自豪地说:“晚断了,你看都没什么血了。”妈妈自然是没力气起来看,但仍然感觉心满意足。晚断脐有助于胎盘给新生儿供血,提供未来几个月所需的铁等营养,哪怕晚断一分钟也是意义重大哦!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做到了这“三早一晚”,我就愉快的开始我的人生啦!
Ps:我的说明书里不会提及太多数据,否则就没法极简了。我们希望做到,基本养育,看说明书就够了。如果需要了解原理,可以用说明书里的关键词去网上搜索,很容易找到翔实的数据支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