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如百练,荷花别样红”夏至到啦!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日子,也北半球是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日子。
01夏至的由来及传说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在公历6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90°时开始。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陈希龄的《恪遵宪度》里这样解释夏至的“至”,即至极,这一日太阳到达北回归线处,白天一年中最长,正午日影一年中最短。以下几个有关夏至日发传说 可见夏至的天气与物候特点。
伏羲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叫伏羲的神话人物。夏至这一天,伏羲登上一座高山,凝视着大地。他发现太阳的高度达到了一年中最高的位置,照射的时间也最长。伏羲随之感悟到了人类与自然的联系,意识到夏至不仅意味着太阳高度的变化,更代表着自然的生命力和循环的开始。伏羲还创造了八卦图,将大自然的变化和律动以符号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些符号代表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图腾符号。
后羿射日
相传在远古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轮流照耀大地。有一天,这十个太阳突然同时出现在天空中,炽热的阳光使得大地干裂,草木枯萎,民不聊生。为了拯救苍生,英勇的后羿拿起神弓,连续射下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继续照耀大地。这一天正好是夏至,因此人们为了纪念后羿的英勇行为,便将夏至定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巧姐的故事
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巧姐,她针线活的本领非常了得。在巧姐出嫁后的第三天,按风俗她应该在太阳下山前做十双袜子、十双鞋子和十个烟荷包带回婆家。但善良的巧姐回到娘家后顾不得和家人团聚,便开始赶工做这些东西,结果太阳下山时,巧姐只做出了七双袜子,七双鞋和七个烟荷包。巧姐急得哭了出来,这时候,屋里进来了一位老奶奶,了解情况后,她向巧姐借了红丝线,把红线向天上一抛,结果红丝线竟然越飞越远,围着太阳绕了一圈,将太阳拴住了。太阳要向西山落下时,巧姐将红线的这头轻轻一拽,太阳又被拽到了东边,这样一天的时间就被延长了。在老奶奶的帮助下,巧姐最终完成了任务。但自此,公公婆婆却让巧姐做更多的针线活。终于有一天,半个太阳落下山的时候,巧姐手里的红丝线轻轻飘了起来,带着巧姐向天边的云霞飞去。
02夏至物候
夏至是一个欣欣向荣的节气。鹿角开始脱落,蝉会不停地鸣叫,半夏也逐渐生长起来。在夏至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将继续升高,同时午后常常会形成雷阵雨天气。在中国的华南地区及东部地区,夏至以后容易出现伏旱天气。
夏至过后,气温逐渐升高,天气变得炎热,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高温天气。随着气温的升高,空气湿度也会增加,使人感到闷热。
雷阵雨频繁:夏至时节,由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
日照时间长:夏至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日照时间较长,阳光充足。
在夏至时节,人们需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同时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水,以保持身体健康。
03夏至的农事活动
夏至时,中国各地都掀起了农忙的高潮。北方和南方由于气候、土壤、种植作物等方面的差异,农事活动存在一些不同:
北方:
• 冬小麦产区:此时正是冬小麦收割的关键时期,需要及时抢收,确保颗粒归仓。同时,还要做好晾晒、储存等工作,以防受潮霉变。
• 春玉米产区:春玉米进入快速生长期,需要加强中耕除草、施肥浇水,以促进植株生长和穗分化。
• 蔬菜种植:露地蔬菜如茄子、辣椒、西红柿等需要及时整枝打杈、防治病虫害,设施蔬菜则要注意调节温度和湿度。
• 果树管理:苹果树、梨树等果树需要进行夏季修剪,疏除过密枝、徒长枝,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如苹果早期落叶病、梨小食心虫等。
南方:
• 早稻产区:早稻陆续进入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期,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浅水层,适时施肥,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同时,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 晚稻产区:晚稻开始播种育秧,要做好秧田管理,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培育壮秧。
• 经济作物:甘蔗进入伸长拔节期,需要中耕培土、施肥浇水,以促进甘蔗生长。茶树要进行夏剪和追肥,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 水产养殖:南方地区的水产养殖正值旺季,要加强鱼塘管理,注意调节水质,防止鱼病发生。
04夏至民间风俗
自古以来,民间还有吃“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日这一天人们会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采用放荷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还有很多传统伙食的风俗习惯。
• 夏至面: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传统习俗,如北京的炸酱面、山东的海沙子面、济南的泉水打卤面等。面条清爽素净,可以衬托任何食材,汇聚百态生活,容纳万千滋味。
• 馄饨:在我国南部城市,有“夏至吃馄饨,热天不㾏夏”的说法。传说馄饨这种食物在古时就已经流传,馄饨的谐音“混沌”,因此古人就把馄饨称为“阿尔有天地混沌之象”,夏至当天能够吃上一碗馄饨,寓意生活美好。
• 夏至蛋:在中国很多传统节日和时令节气,都少不了吃鸡蛋的习俗。在湖南地区,有“夏至吃蛋,食板踩烂”的说法,意思是说,夏至当天能够吃上夏至蛋,让体格更强健,起到强身健体的寓意。夏至蛋的吃法也比较特别,会配以红糖、红枣甚至当归一同煮汤,让夏至蛋的营养和调理效果达到满分,滋养身体。
• 夏至饼:在很多传统习俗和时令节气当中,都有说吃饼的说法。夏至饼的习俗,有“夏至夏至,麦饼禁吃”的说法。古时的人们度过夏至节时,当他们在祭拜先祖之后,剩下的夏至饼就会一片分吃。夏至吃的饼则以麦饼为主,各地对夏至麦饼的做法主要不同的是内馅。面皮选用捣碎后的艾草,加到麦粉中,并加水揉成面团,再像平日制作面饼一样压面、揉面、擀面皮、裹馅料、扭捏成饼等,做熟方法主要是用不粘锅烙熟,皮韧馅软,麦香味和艾草味结合,香浓好闻。
• 夏至糕:夏至吃糕,主要是吃豌豆糕,这个夏至习俗在南京一带较为讲究。豌豆称作“安豆”,寓意平安,夏至吃豌豆糕,也就寓意着平安顺利,再加上豌豆富有营养,具有清热解暑的食用效果,让豌豆糕整体味道香甜,很开胃。
• 麦粥:江苏无锡的人们在夏至这一天习惯于吃麦粥。由于无锡地处南方,较潮湿,夏至时期人们的食欲会下降,当地人认为麦粥健脾养胃,能有效缓解“苦夏”时的食欲不振,从中医来讲,还可祛湿利尿。
• 夏至羹:“夏至羹”指的是用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湖南长沙地区有民谚“吃了夏至羹,麻石踩成坑”,意思是人们吃了“夏至羹”,就会变得有力气。
• 龙船饭:在广东东莞,夏至要吃龙船饭。这最早是给划龙舟的人吃的,后来成了普遍的夏至食物。龙船饭是用糯米加上腊肉丁、火腿肠丁、虾米等原料做成。当地人认为吃了龙船饭,就能够像龙一样强壮,寄托了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美好寓意。
05有关夏至的文化与诗句
随着夏至的到来,水塘里荷花绽放,树上的蝉鸣声渐起。
“荷叶初开犹半卷。荷花欲拆犹微绽。此叶此花真可羡。”
夏至时节,荷花初绽,亭亭玉立中尽展绰约风姿。民间还有夏至赏荷的习俗,人们纷纷前往荷塘,欣赏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
“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去岁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祷汗交流。此生未用愠三已,一饱便应哦四休。花外绿畦深没鹤,来看莫惜下邳侯。”从来没有哪一个季节,让人那么盼望一场雨。
“手书日记罢趋衙,便觉闲廊足岁华。十日雨晴喧曙雀,半庭绿暗长秋花。故人频问诗情好,新局微闻国论哗。拂拭书窗入长夏,试评沉李与浮瓜。”夏日的悠闲时光,总是让人陶醉。
这些诗词描绘了夏至的特点和景象,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个节气的文化内涵。在这炎热的夏至,民间还有“沉李浮瓜”的消夏之举,把瓜果放在冷水中镇一镇,吃起来清凉爽口,消暑解腻。
写在最后
夏至虽然热,但它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它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蓬勃。让我们珍惜这长长的白天,尽情享受夏天的美好,在这个热情似火的季节里,留下属于自己的难忘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