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那时候都还没有城市化,一眼望去不是高楼林立,而是一座座院落,屹立在那里,那是北京的四合院,不像现在那么宏伟漂亮,那时候都是土里土气,门墙都是土垒起来的,但大家街里街坊都会串门,到了晚饭后,一个家庭围坐在院子里,男人光着膀子拿着芭蕉扇,女人拿出放在井水里的西瓜,拿着刀一下两下,一个整整的西瓜分成了好几块,老人分到第一个,但自己不吃总是疼自己的孙子,递给孙子孙子先吃,大人当然不同意最小的先吃,但是为了老人能够高兴,也就不说啥了。
你走在巷子中,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场景,尤其是夏天,一家子都会在院子里,坐再在一起啃着瓜子,唠着家常,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不像现在,大家吃完饭,各玩各的手机,门一关谁也不理,那时候热闹,人亲近,有一句话不是说么,远方不如近邻,现在没有了,邻居那么近,但出门就当不认识,网络把人拉得更近了,但是人与人好像又远了。真是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那时候每个家庭还不是很富裕,出行的方式都是自行车,能够买一辆面包,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父亲就买过一辆,但好景不长,停在村口的马路边,没想到第二天过去开车,四个轮子都没有了,被高高垒砌的红砖垫着,真的是有气没处发泄,也没有摄像头,当年警察也没办法。
那时候电话手机还都没有普及,不像现在人人一部,好像中了魔了似的,天天被手机吊着走,甚至发现很多青年,因为手机被学校没收,而轻率的选择跳楼,或者自残,这个现象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
不过哪个时代都有他的好处,好好珍惜现在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