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申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截至2月11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票房突破90亿。
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30名,也是全球票房前30名影片中,唯一非好莱坞影片。
目前,各大影院还在热映,观影人热情不减,盛况依旧。
《哪吒2》的爆红,也引起了国际的关注。
影片在国际市场上映,海外市场十分火爆,甚至一票难求。
《哪吒2》的海报,已经登录在了纽约时代广场。
也将在新西兰、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多个国家上映。
随着《哪吒2》的持续升温,全球影迷表达了浓厚的热情。
预测票房突破100亿,基本上毫无疑问了。
影片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功,正是背后的导演饺子,倾尽身心的付出。
没有导演饺子的心血,就不会有这么优秀的《哪吒2》。
导演饺子,也是影片的灵魂所在。
饺子的人生,正暗合《哪吒2》的精神和内核。
可以说他的人生经历,正是一部现实版的哪吒,逆天改命。
01 “啃老”三年的饺子导演
在《哪吒2》中,哪吒的爆发,其底色是父母无私的爱。
这种爱,也是支撑哪吒,勇敢做回自己的底层逻辑。
这也是现实中,导演饺子一段人生经历,特别的映射。
饺子在大学时,本来上的药学院,学的医学。
可因为热爱漫画,走上了动画创作的道路。
大学毕业后,有三年时间,他辞职,在家“啃老”。
而母亲毫无怨言地,用1000元的退休金,养活自己和儿子。
正是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才造就了饺子后来的成就。
那时,饺子没有任何收入来源,每天都是“客厅——卧室——厕所”三点一线。
支撑着饺子度过那段艰难时光的,除了他坚强的意志力,还有母亲的理解和支持。
母亲对他的这种“不务正业”的行为,没有任何怨言。
甚至还,劝说丈夫和她一起支持儿子的决定。
哪吒的逆天改命,也正是他这段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饺子是从心中感激,母亲的无私之爱,才让他有机会成就自己。
这种无形的爱,在哪吒的双亲——李靖和殷夫人身上,表现的最突出。
以及,敖丙和父亲敖光的关系。
回忆起那段“啃老”的时光,饺子说:
“我的家庭是很和谐的,我能走上这条道路,也是多亏了父母对我的支持与包容。
我希望能把自己的真实感悟、感触,融入我的作品中。”
因为父母的支持,饺子得以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上深耕。
现实中的饺子,如同影片中的哪吒,因为有父母的托底,得以逆天改命。
02 初次崭露头角
饺子原名杨宇,出生于1980年,四川泸州人。
父母都在医院工作,他小时候的梦想是画画,将来成为一个漫画家。
可他知道漫画赚不了钱,在高考志愿上,听从了父母的建议,报考了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如果一直走下去,可能饺子会成为一名医生。
路遥说:人生的关键处,往往就那么几步。
饺子人生的转折关键点,在大三那一年。
这一年,有朋友向他推荐了动画MAYA软件,出于兴趣爱好,他开始自学动画制作。
开始时,饺子的想法很简单,用自己的爱好赚钱,来养活自己。
2003年,饺子大学毕业,他去了一家广告公司上班。
在这里,他发现自己很受限制,没有发挥余地,不久他就辞职了。
辞职后的饺子,迷茫不知归处,于是就在家“啃老”三年。
经过痛苦、蜕变的三年零八个月的闭关,于2008年,饺子一人一部软件。
从无到有,他创作出了16分9秒,原创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
这部短片,没多久在网上,就斩获了数千万的播放量。
并获得了,30多个国内外奖项。
在2010年的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拿下国际竞赛单元,最高奖项“评委会特别奖”。
此后,饺子成名了,可没有大红大紫。
他也成立了工作室,那时饺子还不叫饺子,叫“饺克力”。
之所以叫“饺克力”,是因为它是饺子和巧克力的合称,有中西合璧之感。
这部短片,也只是在当年,于汪洋之海中,打起了一片水花。
之后,饺子销声匿迹了6年。
当时国内的动漫市场,还是一片萧条,市场环境极差。
正是在这萧条中,很多动漫从业者转行了,还好饺子一直都在。
时光的指针,来到2015年。
一通来自北京的电话打了过来,对方是彩条屋的总裁易巧。
联系上饺子,是因为6年前的那部《打,打个大西瓜》。
易巧难以描述自己,在看到这部作品后的震撼。
尤其是在得知,这部短片只由一个人、一台电脑完成之后。
他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饺子,又或者说,饺子的天分终于被人看到。
03 每一部都要做到绝
易巧专程飞到成都,两人见面后促膝长谈。
彼此出于对动漫的热爱,俩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易巧当场认定,这是一个天才。饺子觉着,终于找到一个知己。
就这样,俩人敲定下今后的合作。
2015到2019年,饺子都在闷头筹备《哪吒之魔童降世》。
这是一部他“拿命磕”的作品,在写剧本时就初见端倪。
我们如今在电影院里看到的故事,是第66稿。
故事被不断重构,第66稿和第一稿改动超过了50%,最终的哪吒,就是饺子。
花了两年时间,他终于磨完了剧本,确定了电影要讲一个小哪吒,生而为魔却逆天改命的故事。
制作又花了三年。三年里,每一天都不容易,难题不断出现。
剧本创作、人物设计以及场景设计……每一道流程饺子都参与制作,很多环节他一个人全包全揽。
前后共有60多个团队,对这部作品一帧一帧反复死扣、修改。
饺子感慨:如果有人问我人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不晓得,但我晓得让申公豹长毛就是他的命。
要求太过精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上映时间从原定的五月推到七月。
项目后期,因为资金消耗太多,请不起动作指导,饺子就亲自上阵。
他就像自己做出的角色哪吒,不服输,不认命,没有捷径,只有死磕。
最终,《哪吒之魔童降生》,在2019年,以50.35亿的票房,稳居当年度的冠军。
《哪吒之魔童闹海》,饺子抱有更大的野心:
“我们这一部就要做到绝,不给自己留后路。后面想再突破,那是后面的事。”
《哪吒2》中,仅特效镜头,就有1900多个。
而《哪吒1》,全部镜头加起来,也就1800多个。
电影里的特效档次,都是团队花巨大心血打造的,有的周期超过一年。
有的单个特效镜头,甚至都打磨了三年。
动画的每一帧,饺子的团队,都发挥到了极致。
在最后的仙族和妖族大决战中,参与人数的规模,居然高达2亿。
04 写在最后
这是一个创作者,在短视频冲击下,依然死守堡垒的故事。
所有的东西都太快,人人也太聪明了。
却被一个罕见,慢下来的笨人,用真情实感好好地感动了一番。
你有没有想到另一个人?
没错,正是李子柒。他们都是用时间和精力,去雕琢和沉淀作品的人。
都是最后,用作品占领了市场,感动了众人。
有人问饺子,第三部是不是还要等五年,饺子自己也不知道。
“我们还是觉得宁缺毋滥,宁愿做到自己最满意。
而不是很快地制作出来,因为我们从事动画事业是一辈子的事,而不是要赚快钱。”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