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city,name,age from t where city='杭州' order by name limit 1000 ;
在city上有索引
Using index condition: 要回表
Using filesort: 需要临时表排序,MySQL 会给每个线程分配一块内存用于排序,称为 sort_buffer。
语句执行流程:
- 初始化 sort_buffer: 放入 name、city、age 这三个字段;
- 从索引 city 找到第一个满足 city='杭州’条件的主键 id,也就是图中的 ID_X;
3.到主键 id 索引 取出整行,取 name、city、age 三个字段的值,存入 sort_buffer 中; - 从索引 city 取下一个记录的主键 id;
重复步骤 2-4直到 city 的值不满足查询条件为止(而不是只到1000条),对应的主键 id 也就是图中的 ID_Y;
- 对 sort_buffer 中的数据按照字段 name 做快速排序;
-
按照排序结果取前 1000 行返回给客户端
sort_buffer_size,就是 MySQL 为排序开辟的内存(sort_buffer)的大小。
如果要排序的数据量小于 sort_buffer_size,排序就在内存中完成。
如果排序数据量太大,内存放不下,则不得不利用磁盘临时文件辅助排序。
因为行不长, 所以虽然只是order by name
, 还是把所有可能要返回的数据 都放入 sort_buffer 中去排序
就是如果查询要返回的字段很多的话,那么 sort_buffer 里面要放的字段数太多,这样内存里能够同时放下的行数很少,要分成很多个临时文件(再归并排序),排序的性能会很差。
rowid排序
rowid 名字的来历。实际上它表示的是:每个引擎用来唯一标识数据行的信息。
对于有主键的 InnoDB 表来说,这个 rowid 就是主键 ID;
对于没有主键的 InnoDB 表来说,这个 rowid 就是由系统生成的;
MEMORY 引擎不是索引组织表。可以认为它就是一个数组。因此,这个 rowid 其实就是数组的下标。
如果mysql认为行太长(max_length_for_sort_data可调), 就会用rowid 排序
区别是 只 取 name、id 这两个字段,存入 sort_buffer 中
这样得到前1000的id 再去磁盘里面原表取一次, 直接返回
MySQL 的一个设计思想:
如果内存够,就要多利用内存,尽量减少磁盘访问。
临时表上做排序操作
不要city索引, 而是city,name
联合索引
之所以需要生成临时表,在临时表上做排序操作,
原因是原来的数据都是无序的。
如果能够保证从city 这个索引上取出来的行,天然就是按照 name 递增排序的话,就可以不用再排序了
Extra里面
只有 Using index condition: 要回表
Using filesort(需要临时表排序)没有了
select city,name,age from t where city='杭州' order by name limit 1000 ;
但是 还要age
所以从联合索引里面拿到id 还是要回表, 权衡之下可以考虑用覆盖索引
就是 city,name,age
联合索引
Using where; Using index,直接在二级索引上获取全部数据(覆盖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