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上证综指涨0.11%,深证成指涨0.4%,创业板指涨0.7%。个股跌多涨少,成交额9200亿。
板块方面,传媒,银行,光伏上涨;国防军工,医药,有色白酒下跌。
港股恒生指数涨+0.11 %,恒生国企指数涨+0.4%。 北向资金净流出12.55亿,南下资金净买入229亿,南下资金继续火爆。 港股方面,科技板块大跌,电信,石油,银行等板块上涨。
今天分析一只基金:富国天惠成长混合
这只基金,不用多介绍,大家都非常清楚,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张图,优点缺点一目了然。
优点:基金经理朱少醒,长期优秀,长期年化收益22.93%。
重点来说一下大家吐槽的两个问题。
熊市的时候回撤太大。
最近几年业绩处于中游,没有达到很多投资者的预期。
熊市回撤大
首先看下面一张图,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出:
- 基金长期股票仓位保持在92%左右。
我们知道场外ETF连接基金仓位一般在95%,他的仓位基本已经接近了,再加之基金本身是成长风格,所以弹性一定是大于沪深300的。
- 基金是不是就不控制回撤?当然不是。
在2020年四季报中,朱总这样说:<u>对市场的极致程度有所担忧,在公司质地和对应的估值合理性上做了一些平衡。未来我们依然会致力于在优质股票里寻找价值,去翻更多的“石头”。</u>
基金控制回撤的方式就是不断寻找优秀的,性价比高的公司。行业均衡配置,分散持仓,不重仓某只个股,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波动,从而取得长期的成功,所以,对应的,我们可以看到,基金持有股票较多,长期换手率适中,股票占比动态调整。
这种方式的好处:不用考虑考虑股债配置,只考虑找到高性价比的优秀公司。
坏处业同样明显:在大熊市中,泥沙俱下,不管持仓多么分散,照样下跌。
最近几年业绩中游:
在上面,我们说了,基金经理持仓分散,不重仓某一行业,大部分个股占基金净值比例都在****5%以下,基金经理业不押注某一行业。
这样做的坏处: 短期收益不够激动人心;
好处:一般不容易掉到大坑里面。
当然,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该基金历史业绩已经被证明了,历史上已经赚了很多钱,只要长期能够保持在行业中游水平,那么长期就非常优秀了,根本不用太激进,所以,买这类基金公司的头牌基,好处是长期收益有保证,坏处就是短期看起来业绩好像亮点不突出。
投资是一种信仰,是一种选择,关键看你怎么选,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