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转换

思维转换,就是换个角度思考及解决问题,就是改变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

“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草船借箭”这些典故都是“思维转换”的例子。

思维转换,每个人,都在以他的理解力和经历,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然后再用这个思维模式,理解这个世界。思维转换,就是改变你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简单说,就是换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道理很简单,可是一旦自己遇到具体的事情,往往感到棘手,百思不得其解,只好还是按自己的习惯和“思维定式”去做。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我们一般都会按照自己的固有思维模式来处理和解决问题,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刘润也给出了打开“思维转换”开关的两点建议:

第一,多读书,多交友,多旅行;

第二,把自己放进别人的鞋子里。

多读书,读好书,以书为友。多交友,交益友,以友为师,多思考,做笔记,勤总结,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

多旅行,多走走看看,开阔视野,个人觉得做预售,也算是一场旅行吧。

总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会有错。增加了知识和见识,遇到事情,就会有更好的思路和办法去面对多变的世事吧。

把自己放进别人的鞋子里。就是换位思考,同理心。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不是设法去改变别人的思想。这就是遇事不能,反求诸己。转换一下自己的思维,去理解和适应别人。这样就不会痛苦了。打破思维定式,积极主动的去面对这个无常的世界。

中国著名咨询公司“华与华”有过一段“圣人公司”的论述,说比如,我擦一张桌子,我就想,如果是王阳明来擦这张桌子,他会怎么擦,我就怎么擦,这张我擦完的桌子,就是换王阳明来擦,他擦完也不过如此!这样,在擦桌子这件事情上,我也就和圣人一样了。

我出门送客,我就想,如果是孔子来送客,他会怎么送呢?他会目送到客人远去,看不见了,再转身进屋,让客人听不见他身后冰冷的关门声。那我送客也一直目送招手,等客人的车转弯看不见了,我再转身。那么在送客这件事上,我也是圣人了。

不过说说容易做起来难,我们都知道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但是更要知道“知易行难”。

举个案例:《地图人像》

一位学者思考治理世界的办法,写了很多论文,都不满意,一天他7岁的儿子和他捣乱,学者为了把儿子支开,就从杂志上随手撕下一页地图,用剪刀把地图剪碎,说:“这是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你把它拼好”。

几个小时后,儿子准确无误的拼出一张世界地图,学者惊讶的问:“你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为何这么快拼好?”

儿子说:“你在剪碎这张地图时,我看到地图后面是一个人像,我将人像拼好,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呀”

学者恍然大悟:“是呀,以人为本治理世界,这才是课题的核心呀”。

这个故事说明,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也不是谁的更高明,转换一下思维,能用最适合的方式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