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路灯的夜晚

         由于外婆家离我家不远,我母亲经常带着我,步行到外婆家,吃完饭后,再步行回家。那时带手表的人少之又少,大家也不太关心什么日子,什么季节。文化很贫瘠,在我们接触的人中,很少有人吟诗作画,也很少有家庭,有很多藏书。如果说有什么文化生活的话,那就是大多数家庭,都有几张张贴画,或者是过年的对联之类的。村上有几户从部队转业回来的,家里还有不少小人书,什么《小兵张嘎》《满江红》《杨家将》等等,我外婆家离我家不远,约莫一点五公里的样子,春节期间,我们全家就经常就会到外婆家吃个午饭什么的,多数情况下会有很多客人,经常是来自不同地方的我母亲的表姐,表妹,表哥,表姐什么的,总之很多。而一旦有人来,我的舅舅们就会来传话,邀请我们全家参加,我弟弟每次都很受大家的关注,我则多数时候,很安静,在当时的重男轻女的氛围里,这很正常,我的那些舅舅,全部注意力都是用各种方式逗我弟弟说话,我则冷静的成为旁观的一员,很少有人注意到。

      我小时候比同龄人要高,大家就经常夸我,小腿很长,将来要长得很高,我妈妈每每以此为荣,非常遗憾的是,我到了初中后,就渐渐失去了身高的优势,因此我母亲一直抱怨,我寄宿的姨妈家,伙食不好,以致于我在长身体的阶段,没能及时补充营养, 我对此很是认同,因为当时我姨妈家,其实也没什么吃的,我一般早上去学校,晚上9点才回来,中午有个可以蒸饭的饭盒,我总是准备好米,没什么菜,就加点猪油,当时觉得有猪油,加点葱花,就是一顿很美的午餐。除了走读的同学,住宿的同学和我们差不多,也没人觉得苦,大家都一样。我周末回家,我母亲就会煮很多好吃的,鱼儿,肉儿,至少也有个豆腐,或者辣椒炒鸡蛋什么的。虽然物质上很贫瘠,当时的通讯也不发达,没有了横向的比较,大家都觉得这样的日子很正常,没有人叫苦,也很少有人因为不如别人心理失衡。

      在我外婆家吃饭,通常我爸爸和弟弟会早回家,我妈和我会晚上才回,因为我妈妈总是和我外婆,还有她的表姐表妹,有很多话要说,她们的话题很广,从讨论自己的老公,公公婆婆,小叔小姑子,总之什么都可以聊,而且是那种自己人,什么都可以说的氛围。她们聊得开心,很少注意到旁边还有我这样一个孩子,因此我大概从那时候,获得了很多成人世界的知识,以致于我在和我自己的同龄人相处时,总是显得不那么合拍,有那么一点点成熟,到了晚上,我和我母亲会步行回家,那时没有自行车,我们两就摸着黑,走走停停,因为我母亲在路上,会不停地碰到熟人,不停地聊天。总之,那一点五公里,要走很久,一般来讲,两三个小时,是比较正常的。当时没有路灯,借助于是村子里的煤油灯光的辐射,延伸到路上。我妈妈也有三个舅舅,就住在我们经过的路边上,每次她的舅舅会说,是大姐吗? 我妈妈就会说是,他们则说,来家里坐坐,然后我妈妈就会停下来和她的舅妈,交流各种事情,这时, 我大多,默默听着。好在当时,我完全没有学业的压力,也没有补习班要上,也从来没有因为要完成作业,而影响她的行程。在那没有路灯的夜晚,我从未想过,自己将来会在什么地方,想的很少,知道的也很少,所有的目标就是过好每天的日子,读好书,睡好觉,谁能说那不是无知而幸福的生活呢?

今日母亲因病住院,生活不能自理,心甚苦闷,不禁回想起那些没有路灯的夜晚,她健康的行走在路上,开朗的与人攀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晚出去运动,刚走了几分钟就发现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路灯一个都没亮,平时晚上一两点也没有见路灯关过,今天挺反常的。...
    金其阅读 440评论 0 1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9,512评论 2 14
  • 仔细看了《一个博士生的返乡日记》,感觉好亲切,他写的内容,有部分我这几年回家时也会看到、想到。作者王磊光是罗田的,...
    盛妆小白阅读 589评论 0 2
  • 我身边的阿长/曹桐宇 熟悉鲁迅的人一定对阿长不陌生,没错,阿长就是鲁迅的保姆,给了他寂寞童年少有的温暖,她...
    燕勇来阅读 4,044评论 0 2
  • 弦铃 舅舅走了,十一月的最后一天,下午两点四十分,享年83岁。 午餐的时候妈妈接到大表姐的电话,说舅舅送到医院后,...
    一个人的电影院2019阅读 1,910评论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