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隆重的日子是春节:购置年货、家里大扫除、买鞭炮和烟花、贴窗花、烧很很多的荤菜等。大人们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燃放烟花和鞭炮;还可以收大红包,小嘴一开:“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一年一度的新年,会召集散落在外打工的所有亲人回乡,毕竟每逢佳节倍思亲,各种山珍海味挤满了团团圆圆的餐桌,过年大餐连续吃好多天也不厌烦。
是的,我爱童年时期的春节。现如今已步入中年的我,只能够回忆。
我小叔是自家盖的三层楼房比较宽敞,我爷爷所有的子女及家庭全部住在我小叔家过年,算下来有20人不到。小时候的我,对于过年特别高兴,有新的衣服和鞋子,那时候一年里只有新年才能穿新的衣服,从上到下穿的都是新的。
我随着父母坐很长时间的公交车去乡下的小叔家。那时候我记得很流行买奶油大蛋糕送礼,然后在当地买水果等。进了院子首先有狗狗来迎接,我怕得要命,于是躲呀躲在大人身后一溜烟跑进大门。
挨个叫,挨个作揖收红包,转身交于我妈。然后开启我的“疯狂”过年模式。
大人们一桌,小孩子一桌。我妈她们女的都忙着洗菜、烧菜、饭后收拾等;而我爸他们男的都在抽烟、喝酒、聊天,还有就是家庭麻将,那是陪着我爷爷奶奶来玩的。我因为怕狗,所以我每次外出都只能喊大人来看住狗,我才能得以逃离。
我跟着他们身后走街穿巷,买小零食吃,那种高兴是一年里只有一次,还买各种小烟花。晚上大人们陪着我们这帮小屁孩,放各种好看的小烟花,我胆小对于手里拿的那种非常抵触,看男孩子玩得不亦乐乎,我只能捂着耳朵远远望着或是躲在大人身后。
大年夜晚上,无论是大人还是我们小孩,都要等到凌晨12点,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此起彼伏,辞旧迎新的序幕正式缓缓拉开序幕。我最喜欢过大年夜的那个晚上。长长的鞭炮,对于燃放响声有很多种,回想起来那时候有电光炮和大地红。我爸还用香烟头去点炮仗嘭-啪。
每家每户都好像在比赛似的,看哪家放地响亮。那晚的鞭炮、烟花,让我眼花缭乱,我最兴奋、最开心。
那么多人睡觉,大家都打地铺。第二天早上起床,我都能吃上手工做得汤圆:肉馅、菜陷、或豆沙馅。直到至今我都很怀念小时候糯米香的味道。
我妈她们依旧忙着三餐,我爸他们还是聊不完的家常,下午就是家庭麻将,我们孩子就是外出玩,到点回家吃饭。那时候我就是跟屁虫,跟着他们玩泥土也开心。
大家庭的过年,与我们小孩子而言就是吃啊吃,玩啊玩,第二天睡到自然醒,继续吃吃玩玩。人多热闹,无节制。
随着年龄递增,新年也开始逐渐开始有了变化。小叔乡下房子动迁了搬进公房;爷爷奶奶岁数大了新年不再外出;城市里不允许放鞭炮和烟花。春节就成了年夜饭在自己家里吃,初一到爷爷奶奶家去拜年,当天晚上回家的那种,没有大家庭再聚集再睡在一起。
除了中午的正餐外,晚饭随便吃点就匆忙踏上回家路程。
现如今的过年,小辈们的我们都各自成了家,然走亲访友拜年习俗淡入水-走过场。
生活在城市的我们,对于春节没有了期盼。新衣服、新鞋子、压岁钱等等,时时刻刻都能够拥有。大家庭的聚集也变味了,以家庭为单位分别串门。再也没有了大圆桌、打地铺、放鞭炮燃烟花......
没有了新春气氛,只能够回味小时候的春节,成了没有故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