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从一个人的容貌和气质里,藏着他看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我有过年少轻狂的爱情也有过细水长流的爱情,我走过江南古镇也游历过异国他乡,爱情中的甜蜜与痛苦、旅途中的艰辛与彷徨无不在点滴中以无形的方式浸润和洗礼着我,而能让我一次又一次的在残酷现实和严苛考验中不断敞开心扉又心怀感恩的那样事物是一本书,多萝西娅•布兰德的《成为作家》。
如今的我们处于快餐文化时代,看名著只看精简版,要写文章大都复制黏贴,真正发自内心又真情实感的东西少之又少。轻阅读、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成了一种趋势,现在的我们盲目的一遍又一遍的刷着微博和微信,轻信所谓的“心灵鸡汤”,获得一种零营养的快感。
我也是如此,似乎每天在努力生活,也会写一些平日里的所思所想,但总觉得空洞乏味,发表在论坛里的文章大都无人问津,有一次我把写的文章发给好友希望能得到一些看法后,好友说你的文章太苍白了让人觉得很无趣。在这个时候我才明白,平日里的我看似忙碌,其实也是在瞎忙,没有规划,没有方向,写的文章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既忙然又茫然。
就在我依然过着浑浑噩噩又缺乏激情的时候,我看到了《成为作家》这本书,其中作者身体力行的告诫读者既然决定做某件事,就要严格认真的履行,你的承诺事关荣誉。不要找任何借口影响写作,一天天的改变抱怨,直到你再也不会觉得困难。
我被作者的话语警醒了,如果我是真的热爱写作那就应该认真对待,摘下那个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的面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事。渐渐地,我按照书中的方法在每天固定的时间练习写作,刚开始只能写两三百字,后来写一千个字也觉得没那么困难了。
但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我虽然可以在固定时间写字,有了自己基本的规划和方向,但只是为了写而写,过分看重语言的华丽而不注重文意的取材,没有自己的风格,看起来只是一个有着精致外表却没有灵魂的瓷娃娃而已。
这时我发现我就是书中所说的那种感受和聆听的时刻越来越少,把注意力消耗在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上,而对周围的世界视而不见,索然无味的打发日复一日的时光。这完全就是我的复刻版,我急切的想要得到解决的办法,作者给出了“再次体验纯真的眼神”这个说法,用孩子般纯真的眼睛来观察这个世界,来感受这个世界最单纯的美好。
于是,我放下了过去那些刻意写作的想法,从身边最擅长的事物开始观察,我发现我对吃很有兴趣,特别是那些特色餐厅,可以和大家分享菜品的美味,装修潮流,好吃不贵,可以作为我个人的风格。
我按照书中的方法,让自己返回到五岁孩子时的状态,睁大眼睛,充满兴趣地打量这个世界,又找到自己真正拿手的东西。每次走进一个还不错的餐厅,我会仔细观察菜品的摆盘,再品味它最原汁原味的那一刻,用心去感受菜品在上桌前加工的一道道工序,发自内心的把对食物的想法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
就这样,我把这些对食物的感想发表在论坛上时,得到的反响比过去好了,虽然还有待改善,至少阅读量比过去高了,也有网友说很想去我所在的城市尝一下我推荐的这家餐厅。每次看到这些,我的内心是愉悦的,原来用心写的文字才能带来共鸣,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触动到别人。
现在的我只是一个码字工,和书中说的成为作家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虽然笨拙但在坚持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不愿去贩卖矫情,诉说一篇篇文章写成的背后有多苦多累,因为这一切都是我自己选择的路。感谢作者告诉我要用坚持来捍卫这个梦想,即使无助彷徨又脆弱不堪又如何呢,因为我热爱写作,如同我的生命一般。